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完整免费教师资格证视频题库
登陆对啊网在线学习 官方网址 www.duia.com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接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其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答案】B。“白板说”是洛克的主要观点。
2. 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领域是( )。
A. 知识、技能和技巧 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 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 【答案】C。
3. 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些功能? (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
【答案】A。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4.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学制 D. 壬戌学制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答案】B。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5.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有自的地培养人 D. 完善人的自身发展 【答案】C。
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 )。 A. 六三学段设置 B. 五四学段设置 C. 九年整体设置 D. 多种形式设置并存 【答案】D。
7. 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是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8. 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目标 C. 课程标准 D. 教科书 【答案】D。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
A. 直观原则 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答案】A。
10. 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答案】 C。
11. 张老师在工作中,注意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的期望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蜕变。这种德育方法是( )。
A. 实际锻炼法 B. 评价法 C. 个人修养法 D. 情感陶冶法 【答案】D
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的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答案】A。
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留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内隐记忆 【答案】B。
14. 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5. 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 )。
A. 态度特征 B. 情结特征 C.理智特征 D. 意志特征 【答案】A。 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A. 相对功利取向 B. 惩罚服从取向 C. 寻求认可取向 D. 遵守法规取向 【答案】B。
17. 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 他采用的是哪种防御机制( )。
A. 退行 B. 投射 C. 升华 D. 文饰
【答案】B。该防御机制属于佛洛依德自我防御机制中的投射作用。这种投射作用将个人的思想感情赋予外部世界。一个人感到幸福时,便以为其他人也很愉快;当他感到痛苦时,便认为人世本来就是一个悲惨世界。
18. 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A. 教学监控能力 B. 教学操作能力 C. 教学认知能力 D. 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C。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9. 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
A. 人际纪律阶段 B. 自我服务阶段 C. 自我约束阶段 D. 共同协同阶段
【答案】A。人际纪律阶段,大多数学生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20. 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取向?( )
A. 建构取向 B. 行为取向 C. 认知取向 D. 人本取向
【答案】 D。人本取向的教育或者叫以人为本的教育,其实就是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目标是学生,学生成长需要什么,就得提供什么。
21. 中学生晓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晓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
A. 放松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 理性情绪法 D.代币强化法 【答案】C。
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错误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23.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正确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
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错误的。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互动性。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错误的。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参考答案】
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首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钻研教材,要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学生要全面,同时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教法要考虑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
其次,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第一种计划是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二是课题或单元计划,第三是课时计划,即教案。
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参考答案】
(1)躯体性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剌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 (2)心理性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源是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 29.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参考答案】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4)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2班的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2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2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纸是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王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扬,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呢?”“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地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这时说什么都没有用,要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训练,鼓励他报了大家都不愿意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为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它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
“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睛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而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给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 问题: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 (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分) 【参考答案】
(1)教师的做法符合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2)首先,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材料中,当小杨同学情绪激动,与老师发生争执的时候,没有立刻发作,辱骂学生,而是采用了冷处理,并不与小杨争执,等待时机;后来借着运动会的机会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次,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根据小杨在跑步方面的特长,鼓励他积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