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1章 2 动量定理—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定量计算有关物理量

动量定理p′-p=I中,动量变化Δp与合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据此有: ①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②应用Δp=FΔt求恒力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③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计算某一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通常用于计算持续作用的变力的平均大小.

名师点睛:1.动量定理的使用具有普遍性,不论物体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是恒力还是变力,是单个物体还是物体系,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适用的.

2.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要选好受力物体和研究过程,当物体所受各力的作用时间不相同且间断作用时,应用动量定理解题对全过程列式较为简单.在解题时要树立整体优先的意识.

【例2】 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解析] 方法一:运动员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2gh1=2×10×3.2 m/s=8 m/s,方向向下.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2gh2=2×10×5.0 m/s=10 m/s,方向向上. 运动员与网接触的过程,设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则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对运动员应用动量定理(以向上为正方向),有:

(F-mg)Δt=mv2-m(-v1) F=

mv2-m?-v1?

+mg

Δt

?60×10-60×?-8??

解得F=?+60×10? N=1 500 N,方向向上.

1.2??

方法二:本题也可以对运动员下降、与网接触、上升的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 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t1=

2h1

g=2×3.2

s=0.8 s 10

运动员离网后上升所用的时间为

t2=

2h2g=2×5

s=1 s 10

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受重力作用,仅在与网接触的t3=1.2 s的时间内受到网对他向上的弹力FN的作用,对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取向上为正方向),有

FNt3-mg(t1+t2+t3)=0 则FN=

t1+t2+t30.8+1+1.2

mg=×60×10 N=1 500 N,方向向上. t31.2

[答案] 1 500 N 方向向上

例2中,若运动员落到普通沙坑中,经Δt1=0.1 s停下,其他条件不变,

则沙坑对运动员的平均冲力约为多少?

【提示】 由(F-mg)Δt1=0-(-mv1) 得F=5 400 N.

用动量定理进行定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列方程前首先选取正方向;

(2)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参考系,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

(3)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严格按公式,且要注意动量的变化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

[跟进训练]

3.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有一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上,并使之加速前进,经时间t1后去掉此恒力,求物体运动的总时间t总.

[解析] 方法一:物体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两个力F、Ff的作用,时间为t1,物体由A运动到B速度达到v1;第二阶段物体只受Ff的作用,时间为t2,由B运动到C,速度由v1变为0.

设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第一阶段:(F-Ff)t1=mv1-0=mv1 第二阶段:-Ff·t2=0-mv1=-mv1 两式相加:F·t1-Ff(t1+t2)=0

因为Ff=μmg,代入上式,可求出t2=Ft1

所以t总=t1+t2=μmg.

?F-μmg?t1

μmg

方法二:把两个阶段当成一个过程来看:F作用t1时间,μmg则作用了t总时间,动量变化Δp=0.则

Ft1

F·t1-μmgt总=0,解得t总=μmg. Ft1[答案] μmg

1.物理观念:冲量的概念. 2.科学思维:动量定理的推导,用动量定理解释缓冲、碰撞等有关现象. 3.科学方法:用F-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求冲量.

1.(多选)恒力F作用在

质量为m的物体上,如图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较大,物体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 θ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D [对冲量的计算一定要分清求的是哪个力的冲量,是某一个力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是分力的冲量还是某一个方向上力的冲量,某一个力的冲量与另一个力的冲量无关,故拉力F的冲量为Ft,A、C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合力的冲量为零,D正确.]

2.同一人以相同的力量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安全,这是由于( ) A.人跳在沙坑的动量比跳在水泥地上的小 B.人跳在沙坑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的小

C.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的小 D.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力比跳在水泥地上的小

D [落地前的速度是一定的,初动量是一定的,所以选项A错误;落地后静止,末动量一定,人的动量变化是一定的,选项B错误;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冲量等于人的动量变化,所以两种情况下人受到的冲量相等,选项C错误;落在沙坑里力作用的时间长,落在水泥地上力作用的时间短,根据动量定理,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时间t越长,则受到的冲力F越小,故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此过程中杯子相对纸条滑动),发现杯子会滑落;当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 B.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

C.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 D.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

D [在缓慢拉动和快速拉动纸条的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快速拉动时,纸条与杯子作用时间短,此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小,由I=Δp可知,杯子增加的动量较小,因此杯子没有滑落,缓慢拉动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大,杯子增加的动量大,杯子会滑落,选项A、B错误;为使杯子不滑落,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应尽量小一些,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小一些,选项C错误;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时,杯子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则滑动的距离较小,杯子不容易滑落,选项D正确.]

4.人们常说“滴水穿石”,请你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估算水对石头的冲击力的大小.一瀑布落差为h=20 m,水流量为Q=0.10 m3/s,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在最高点和落至石头上后的速度都认为是零.(落在石头上的水立即流走,在讨论石头对水的作用时可以不考虑水的重力,g取10 m/s2)

[解析] 设水滴下落与石头碰前速度为v,则有

1

mgh=mv2

2

设时间Δt内有质量为Δm的水冲到石头上,石头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由动量定理(取向上为正方向)得:

-FΔt=0-Δmv 又因Δm=ρQΔt 联立得:F=2×10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水对石头的作用力:F′=F=2×103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2×103 N 5.[思维拓展]

一质量为m、长为L的柔软绳自由悬垂,下端恰与一台秤的秤盘接触.某时刻放开柔软绳上端,如图所示,求台秤的最大读数.

[解析] 设t时刻落到秤盘上的绳长为x,此时绳速为v=2gx.在Δt(Δt→0)时间内,有质量为Δm=ρΔx的绳落到秤盘上,其中ρ为绳的线密度(线密度是绳单位长度的质量).取向上为正方向,忽略微元段绳本身的重力冲量,根据动量定理,有

FΔt=0-(-Δm·v) 解得F=2ρgx 故N=F+ρgx=3ρgx

所以台秤的最大读数为3mg,出现在软绳将要全部掉到秤盘上时. [答案] 3mg

第1章 2 动量定理—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练习

(2)定量计算有关物理量动量定理p′-p=I中,动量变化Δp与合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据此有:①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②应用Δp=FΔt求恒力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③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计算某一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通常用于计算持续作用的变力的平均大小.名师点睛:1.动量定理的使用具有普遍性,不论物体的轨迹是直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qn6k9p91y0sr9z0p01l1xu1x81ds800o7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