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结合我的教训,有这样几个注意的点:
第一,尽量不要有短板,即使是自己不太感兴趣的科目,也不可逞一时之快,必须保证复习的全面到位。
第二,复习到一定程度是有天花板的,或者说边际效应,不要觉得自己某一科复习得好,就总是沉浸在里面,还想做得更完美,其实这时候应该回过头想一想是否有别的科目更需要时间。
对于核心书之外的参考资料,不同的资料应当有不同的用法,具体的使用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具体确定,不要一味求多,而应该做到,在核心和基础知识通透的基础上,做必要的拓展,每花一点时间做的拓展,都应该是有效拓展,是把拓展的内容充分掌握了的,至少到时在考场上能想起来。比如,基础化学的教材本身比较完备,需要拓展得比较少,最多是延伸一点答题素养,培养感觉;还有你不可能指望辅导资料真的押题什么的,如果基础一般的同学,或者是跨专业的同学,辅导资料还是建议买的,有题库也有知识点汇总,省了一部分做笔记的时间如果是大神可以忽略,如果准备时间非常充分,比如现在就全身心投入的同学也可以忽略。
第四,不管使用哪些资料,最后都应该落实为笔记,后期集中背诵自己的笔记,背到烂熟于心,即使偶尔想不起一个点,但面对考卷能够激活记忆的那种程度。
最后说一下做题,哪一科都离不开做题的积累,只有不断做题,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本身做的题不在少数,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先是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刷了一遍(当然会留出两年的题啊),刷完后整理了一下做题思路,又买了一本刷题卷进行二刷。政治也刷了不少题,除了做完李凡《政治新时器》
的习题集,还做了其中的历年真题解析,学到了不少方法,有些方法甚至可以用在英语专业课上,总之做完题后收获颇丰。同样专业课也是如此,不做题就自我感觉良好,做完后就知道哪里还差些火候了。
关于专业课就谁这么多吧。
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在上面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