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方面: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向革命势力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制。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昌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4)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直接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基本内容:

(1)口号:“德先生”、“ 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 (2)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狂人日记》鲁迅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3)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传播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坚持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

(1)积极性:

(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2)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

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5、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以及原因

不同点:维新派将西方资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

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原因:(1)代表阶层不同。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激进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同。一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6.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1)态度: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②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7.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方面: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向革命势力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制。(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昌盛,西方启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qixf51anh8uhsm07tfq670et7c26i0176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