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整理
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主题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理智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强化理性地认识的态度,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指导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闻故事导入课题
教师介绍一则新闻:早晨,同学们正在上自习,班主任张老师走进教室进行例行检查。他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有用塑料袋包着的半个饼子,他立即将饼子拣起来问道:“这是谁扔的?”当张老师的问话没人回答后,张老师做出了一个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他说:“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然后,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就在这时,那名扔饼子的同学站了出来,并冲上讲台阻止张老师。后来张老师和那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人一半将饼子吃了。
问题: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张老师为什么还舍不得半块饼子? 用新闻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
教学环节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
word格式整理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表述
1.用事例引出社会主义阶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呈现一组反映我国经济不够发达、人民生活不够富裕的照片。(如“多媒体资源”提供的图片“还有这样的学校”)
教师: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
教师呈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问题: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是什么?(中国共产党)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是什么?(全国各族人民)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和三大奋斗目标是什么?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富强、民主、文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宪法中的体现。 1982年通过现行宪法时,在序言第七自然段中指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4年修改宪法,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总结: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才总结出来。我们要想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加深对我党基本路线的认识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这段内容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
word格式整理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宪法中的体现说明基本路线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般了解,但具体内容不必记住
教学环节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问题引出主题。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师设问:我们为什么不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教育发展为中心?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够:第一,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的教训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二,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因为此,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其实质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它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各项工作,包括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视经济建设使我国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虽然面临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低潮,但中国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所以说: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转折,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展示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的文字、数据、图表等,感受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教师:综上所述,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教学环节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提出问题。
教师: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有坚强的政治保证,这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现代化,又要使现代化的成果真正为人民所享,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千百万人民的事业,因而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就必须有人民民主专政作保障。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
word格式整理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宏伟蓝图的设计者,也是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的领导者和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使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因而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四项基本原则,犹如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擎天柱,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本部分内容重在思想上认同,不要死记硬背
教学环节三:坚持改革开放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改革的必要性。
问题:我们经常从各种媒体上听到“改革”二字,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改革有哪些? 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因素与环节,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渐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 问题:什么是改革,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改革,是为了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的改革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使各种具体制度和具体管理形式逐步完善,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发展了经济,活跃了市场,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独立自主、互惠互利为原则,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由此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程。历经20余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问题:我国是如何推进对外开放的?(最早开放的四个城市是哪些;加入 WTO 以后,我们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对外开放?)
2.通过摆事实,让学生懂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问题:为什么要把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经验和建设人才缺乏,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三大难题。我们必须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总之,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重要意义,重在思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放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
word格式整理
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懂得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意义
课堂小结: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我国的中心工作。在“两个基本点中,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二者同等重要又相互依存。因此,要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统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上。 总结提升,进一步深化认识
参考资料 学习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