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物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材料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内容
第一节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框架
必修+选修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编排与呈现
教科书的基本标准:
(1)选取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反映生物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
(2)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嘘声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3)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自
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
和反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文字表达准确、生动,图文并茂,印制精良。
(5)难易程度与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有利于学生实际,达成教学目标。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 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 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 技术 社会”的思想。
? 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 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习题:简述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的不同点。
答案要点:(1)生物学大纲注重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标准中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只对
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和实现标准中的要求提供了活动建议,没有做统一规定。
(2)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大纲是
统一的要求。
(3)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3个领域;而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
求。
(4)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隐约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
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第三章 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 提问技能 讲解技能 变化技能
强化技能 演示技能 板书技能 结束技能 课堂组织技能
第一节 导入技能
掌握目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为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生么他们应达到什么程度。
类型:直接、经验、原有知识、实验、直观、设疑、事例、悬念...。
应用原则:
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导入要有关联性;
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
掌握目的:
保证准确清晰的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
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要素:语音和吐字 音量和语速 语调和节奏 词汇 语法
原则: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第三节 提问技能
类型:回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要点:清晰连贯;停顿与语速;指派与分配;提示
第四节 讲解技能
类型:解释式 描述式 原理中心式 问题中心式
目的作用:
一、讲解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志趣以及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讲解启发学生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
的能力创造条件。
应用原则:目标具体;
准备充分;
证据例证充分具体贴切;
讲解过程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增强针对性。
考题:简述讲解技能的优势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