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梦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五岁育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有远大的抱负,“愿为辅弼”、“安社稷”、“济苍生”。20岁后,蜀中漫游,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元年42岁应召赴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唐玄宗“降辇步迎”,待诏翰林。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761年,请缨杀敌,因病折回。次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因遭排挤,离职去京。第二年,由东鲁(山东)南游吴越,行前写了这首诗与朋友作别,因而此诗又名《与东鲁诸公》。

二.朗读诗文:

名家朗读、教师朗读、学生单读、师生齐读。

2.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各部分都有了过渡性的提示语,有哪些句子?第二部分请细分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1.现实天姥(游前) ⑴梦到剡溪 ⑵登山途中 2.梦游幻境(游中) ⑶山顶所见 ⑷醒来情况 3.抒情言志 四.再次听名家朗诵,学生跟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梦前天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思考:

1.为何从“瀛洲”谈起?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是诗 “神”的特色凸显而出。

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 高大、巍峨

3.怎么体现?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作手法:比较、衬托、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2.“照”和“送”写出什么?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3.为何提到“谢公”? 登山途中所见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1.时间——早晨。 山顶所见(洞外)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时间——日暝。 2.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昏暗恍惚恐怖。 山顶所见(洞内)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②熟背全诗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2.梦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q1ru45gkp3x5if1klmb9gaib47veh009m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