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
噎膈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哽塞不顺,嗝即格拒,指饮食不下。
反胃:是由于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大便溏薄而势缓者谓之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谓之泻。 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五更泻:泄泻多发生于黎明之前五更时分,阴寒正盛而阳气未复,肾阳更衰而釜底无薪,不能温xun腐熟水谷而泄 ,因肾阳虚衰所致。 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病机: 脾虚湿盛。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损的疾病。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排赤白黏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肠辟:内经对痢疾的称谓,辟: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中排出,辟辟有声。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痞满:指由于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所致的,以自觉心下痞塞,
胸隔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按部位分为胸痞、心下痞。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为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的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
急黄:为湿热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表现为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症状。病势暴急,具有传染性。
萎黄:多见于大失血或重病之后,气血不足肌肤失养所致,其特征为肌肤萎黄不泽,双目及小便不黄,可伴有眩晕、气短、心悸等症。 黄胖:多与虫证有关,久之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 黑疸:黄疸经久不愈,见身黄不泽,面额青黑,膀胱急,少腹满等症,多由肝肾虚衰,浊瘀内阻所致。 胆黄:胆气败而胆汁外溢的黄疸 五疸:黄疸 女劳疸 酒疸 谷疸 黑疸
阳黄,阴黄,急黄,虚黄鉴别?: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其黄色泽鲜明入橘,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玄滑数;阴黄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淤所致,其色虽黄,但色泽晦暗,办脘腹痞满,畏寒神疲,气短乏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或舌质紫暗有淤斑,脉玄涩;急黄则由疫毒引发,热毒炽盛,营血耗伤,其起病急骤,色
黄如金,伴神昏贍语,壮热烦渴,舌质红降,脉玄细数或洪大等;虚黄乃血败不能华色,故其目黄身黄而色淡,伴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弱等.
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易,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治则:《医宗必读 积聚》初: 中: 末:
鼓胀系因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所致的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
真头痛:多呈突然剧烈头痛,常表现为持续痛而阵发加重,甚至伴有喷射状呕吐,肢厥,抽搐等。
雷头风:为湿热夹痰上冲,扰乱清窍的一种头痛,临床可见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或增寒壮热,名曰“雷头风”
眩晕是指由于风、火、痰、瘀、虚引起清窍失养,以致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
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眩:眼花或眼前发黑。晕: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中风病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急性期 恢复期)
内闭外脱:中风临床表现为内闭清窍为开而外托虚象已露者,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期。
真中: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外因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呙辟不遂,此为真中。
辨中经络和中脏腑:神志障碍的有无是其划分的标准,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经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神志恍惚,迷蒙而伴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者为中脏腑(闭脱)。 闭症和脱症?:病在心与肝的为闭症,其中阳气偏盛于上,闭阻心神的叫阳闭;痰浊上扰蒙蔽心窍的叫阴闭。病在心与肾的表现为脱症,主要是阴亏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阴阳相离所至。
瘿病:是指由于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疟母:久疟不愈,痰浊瘀血互结于胁下形成的痞块。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
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梅核气:因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症的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与情志有关。
颤证,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重者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主能力。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阳水和阴水:阳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浮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阴水病势较缓,病程较长,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寒、热证。 淋证是因湿热蕴结下焦,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五淋:
尿浊:以小便混浊,白如甘浆,尿时无滞涩不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以致尿液生成和排泄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癃: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缓。闭: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