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叙述错误的是A.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是B.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
C、H、O、N、P
ATP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C. 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
D. 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静态结构不能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答案】C 【解析】【分析】
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与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上蛋白质决定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暗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
-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亮层是脂质分子,
-亮-暗的三层结构,提
两边的暗层是蛋白
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详解】A.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组成元素必含有B. 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将光能转化为C. 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D.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能量利用率高于有氧呼吸B. 缺镁环境对黑藻和蓝藻的生长都有影响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应设置实验组有氧,对照组无氧D. 绿叶中色素提取液在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 【解析】【分析】
有氧呼吸是有机物的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而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C、H、O、N、P,A正确;
B正确;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错误;
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静态结构不能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有氧组与无氧组相互对照;绿叶中色素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详解】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比,所释放的能量多、利用率高,
A错误;
B正确;
B. 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故缺镁会导致黑藻和蓝藻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生长,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互为对照,C错误;
D.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仅需要叶绿素吸收、转换光能,还需要酶等条件,D错误。
3.下列与人体甲状腺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B. 临床上不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疾病C. 甲状腺激素具有高效性不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D.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答案】D 【解析】【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A. 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
B.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疾病,错误;
C. 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为了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C错误;
D.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正确。
4.下列关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
B. 杂交育种不同于基因工程育种的优势是可在不同种生物间进行C.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D. 高产“黑农五号”大豆的培育、高产青霉菌株的选育都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答案】B
B
【解析】【分析】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出新品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诱发突变可明显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的畸变率,从而通过诱发突变和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生产上需要的新品种。【详解】A. 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
A正确;
B错误;
C正确;D正确。
B. 可在不同种生物间进行是基因工程育种的优势,不是杂交育种的优势,
C.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没有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D. 高产“黑农五号”大豆的培育、高产青霉菌株的选育都属于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5.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 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数学模型”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D.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答案】C 【解析】【分析】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一假说;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这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
DNA
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没有用物质分离提纯技术,而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孟德尔分离定律认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B错误;
C正确;,A错误;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没有提出等位基因概念,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