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重要结论梳理
1)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3)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6)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7)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8)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0)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1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3)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14) 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第 1 页
16)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7)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1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1)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2)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3)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4)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6)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7)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28) 当今世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9)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0)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3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2)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 2 页
3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34)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35)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6)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7)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39)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0)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41)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42)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43)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4)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5)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 3 页
48)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9) 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50)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51)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2)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54)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56)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58)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59)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60)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6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融入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
第 4 页
量。
62)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63)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64)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65)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6)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67)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68) 社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70) 培育和践行社会核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7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72)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73)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 74)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75)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76)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