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此时应同时检验L1 、L2尺寸,如果有超差,则为废品。
4、 下图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面,现许在铣床上铣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50?0.06mm及26?0.2mm,求试切调刀时的度量尺寸H、A及其上下偏差。 解答:
尺寸链1如下图所示, 封闭环:26?0.2
依据尺寸链公
0.1式可求出:A?6??0.05
尺寸链2如右图所示 封闭环:50?0.06
0.02依据尺寸链公式可求出:H?25??0.06
5.下图所示为箱体零件(图中只标注了有关尺寸),试分析计算:
⑴ 若孔O1、O2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镗孔时,试标注两镗孔工序的工序尺寸; ⑵ 检验孔距时,因(80?0.08)mm不便于测量,故选测量尺寸A1,试求工序尺寸A1及其
上下偏差;
⑶ 若实测尺寸A1超差了,能否直接判断该零件为废品? 解答:
(1)以M为基准镗孔,工序尺寸L1、L2如右图所示,尺寸链如右中图所示。 封闭环:L0?80?0.08 反计算求L1、L2
取:TL1?0.1 TL2?0.06 L1为协调环,L2?50?0.03 求出:L1?130?0.05 (2)尺寸链如右下图所示。
封闭环:A0?80?0.08
?0.0175增环:A2?A3?200
0.045 求出:A1?40??0.08
第八次作业答案:
⒈ 如图所示为被加工零件(仅注有关尺寸),其工
0.18 工序1∶铣上下两端面至尺寸A1?25??0.10 mm;
艺过程如下∶
工序2∶钻孔d,铣沉孔D至深A2;
0.01?0.24 工序3∶磨顶面至零件尺寸要求;(25?) ?0.05,100试确定工序尺寸A2及磨削余量Z。 解答:
计算A2,提取右图尺寸链。
?0.24其中:封闭环A0?100
?0.01 增环:A2,A3?25?0.05
?0.18 减环:A1?25?0.10
?0.35A?10 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出:2?0.23
计算Z,提取右图尺寸链。
?0.24其中:封闭环A0?100
?0.35 增环:A2?10?0.23, 减环:Z
?0.23Z?0 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出:?0.11, Zmin=0.11
2.下图(a)所示为轴套零件简图(图中只标注了有关的轴向尺寸),按工厂资料,其工艺过程的部分工序如图(b)所示:工序Ⅴ,精车小端外圆、端面及台肩;工序Ⅵ,钻孔;工序Ⅶ,热处理;工序Ⅷ,磨孔及底面;工序Ⅸ,磨小端外圆及肩面。试求工序尺寸A、B及其偏差。
解答:分析工艺过程,
?0.3尺寸A0?5.5?0.3及B0?230分别为某尺寸链
封闭环。加工过程如右图所示,提取尺寸链(1)
?0.3尺寸链(1)中:B0?230为封闭环。
?0.1?0.1增环:C2?260,C3?260
减环:B 0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得:B?29?0.1
C3提取尺寸链(2),其中: 封闭环:A0?5.5?0.3
?0.1增环:C1?5.2?0.1,C3?260,A
A0AC1B(2)减环:B?290?0.1 根据极值法公式,
0求得:A?3.3?0.2
3.某零件的加工路线如图所示:工序Ⅰ,粗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工序Ⅱ,车大端外圆及端面;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
试校核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端面的余量是否合适?若余量不够应如何改进?最小余
量须≥0。
解答:提取尺寸链(1)
Z5为封闭环。
200?0.120.50?0.1Z5提取尺寸链(2),Z4为封闭环。 (1)Z4min??0.1,不合理。
改进:
0将尺寸 52?0.5200?0.1Z5500?0.2Z320.50?0.1Z4220?0.3?530?0.5
Z2520?0.5Z14.图(a)所示为某零件简图,其部分工序如图(b)、(c)、(d)所示。试校核工序图上所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偏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解答:
?0.40如右图所示,A1?100,A2?100?0.1,A3?40?0.3
分析工艺过程,
?0.4尺寸A1?100及A3?400?0.3分别为某尺寸链封闭环。
分析加工过程,提取尺寸链(1) 尺寸链(1)中:
封闭环:A3?A30?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