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项 目 内 容 胜利一小区复建房(经济适用房)01#-03#楼及地下车库k-l轴间后浇带交21-22轴间后浇带以北以东区域不含后浇带工程 南京江宁区胜太东路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 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周边环境 项目功能概况 胜利一小区安置房项目工程位于江宁区胜太东路以北地块,地处同曦鸣城北侧,场地北临金王府小区、东临秦淮河 是江宁开发区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地处区中心闹市区,重点民生安置房工程。本工程由三幢住宅楼和一栋社区服务中心(待建)组成,总面积94750.88M2㎡,地下建筑面积 36496.5㎡。整个场地设地下室二层,住宅地下室为三层。主体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 建筑层数 地下室 2层 1#楼 地下3层 地上30层 2#楼 地下3层 地上31层 3#楼 地下3层 地上22层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砼强度等级
.
. 墙柱 砼强度等级 梁、板 砼强度等级 -3至1层 C55(地下外墙C35) 2至6层 C50 7至11层 C45 1#楼 -2至31层 C30 12至16层 C40 17至21层 C35 21至30层 C30 -3至1层 C55 2至6层 C50 7至11层 C45 2#楼 -2至32层 C30 12至16层 C40 17至21层 C35 21至31层 C30 -3至3层 C45 4至8层 C40 3#楼 -2至23层 C30 9至13层 C35 14至22层 C30 地库 -2至-1层 C45(外墙C35) -1至顶板 C35 构件尺寸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构件尺寸 钢筋保护层厚度 200 / 墙厚 120/140 15 板厚 280*200 20 梁腹高*梁宽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5、《南京市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实体检验实施细则》 三、施工准备
1、主要测量器具
靠尺,卷尺,塞尺、激光测距仪、板厚测定仪、钢筋保护层测量仪、砼回弹仪、酞酚酒精溶液等。
2、主要测量人员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派项目技术员专门负责检测并采集数据。
四、检测规定及相关要求
1、砼墙体
砼墙体检测内容包含:墙体垂直度、墙体平整度、墙体厚度、墙体砼强度回弹、墙体砼碳化深度。
1.1墙体垂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检测2次,选剪力墙1/3处位置进行检测,层高小于等于6m允许偏差为10mm,层高大于等于6 m允许偏差为12mm,并标出构件垂直度检测时的检测线位置(长度50cm)且注明垂直度数值,按附表
.
.
6进行评定。
1.2墙体平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检测2次,上斜、下斜各一次,允许偏差为8mm,并标出平整度检测时的检测线位置(50cm)且标明平整度数值,按附表6进行评定。
1.3墙体厚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测3个点,选墙身中部量测3个点,距顶部1/4h处、1/2h处及底部1/4h处各测一次,允许偏差为+10,-5,并在每个被测构件上表明所测位置,按附表4进行评定。
1.4墙体砼强度回弹应在砼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养护龄期后,按《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及时进行砼强度的检验,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2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应均匀布置10个200*200测区,具备条件时宜对称布置测区,每个测区应按数字大小顺序编号,每个测区测量16个点并做好记录,每个点之间间距不小于20mm,完成后按照《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砼强度推定値不得小于设计强度,按附表2进行评定。
1.5墙体砼碳化深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2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应选3个不同位置且距构件端部不小于0.2m处进行测量,每个位置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的垂直距离3次,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处砼的碳化深度值,读数精确至0.5mm,平均碳化深度大于2.5mm或最大超过4mm一律判定不能评审为优质结构且须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每个检测位置应按顺序编号并用圆圈加箭头标明,按附表1进行评定。
2、砌体
砌体检测内容包含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
2.1墙体平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正手、反手墙,有腰梁的构件上下各测2个点,无腰梁的测2个点,检测方法同剪力墙。 允许偏差见表: 允许偏差 清水墙 5mm 正手墙 承重墙 混水墙 8mm 清水墙 8mm 反手墙 混水墙 12mm 允许偏差 填充墙 正手墙 8mm 反手墙 12mm 记录好数据,按附表6进行评定。 2.2墙体垂直度检测频率同平整度检测,允许偏差见表: 允许偏差 承重墙 正手墙 每层5mm 反手墙 每层8mm 墙高 ≤3m 5mm 正手墙 填充墙 >3m 10mm ≤3m 8mm 反手墙 >3m 15mm 记录好数据,按附表6进行评定。 3、梁
梁构件检测内容包含:梁构件尺寸,梁受力钢筋保护层,梁砼回弹及碳化深度。
3.1梁构件尺寸每1检验批取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3个点,分别取距梁端
.
.
100mm处及梁中测量梁腹高及梁宽度,读数精确至1mm,允许偏差为(+10mm,-5mm),并在每个构件上表明所测位置,记录好数据,按附表4进行评定。
3.2梁受力钢筋钢筋保护层每个检验批取2不少于2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量梁底每根钢筋3个点,取3个点平均值判定合格率,允许偏差为(+10mm,-7mm),并现场表明每根钢筋检测位置,记录好数据,按附表3进行评定。
3.3梁构件砼回弹每个检验批选2个构件进行检测,必须选1个以上悬挑梁进行检测,普通梁布置10个测区,悬挑梁布置5个测区,每个测区检测16个点回弹,做好记录并根据《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标准进行评定,砼强度推定値不得小于设计强度,记录好数据,按附表2进行评定。
3.4梁构件碳化深度检测方法同砼墙体检测,记录好数据,按附表1进行评定。 4、板
板类构件检测包含板厚、板受力筋保护层检测。
4.1板厚每一检验批选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一构件选5个点,点布置如图:
每个点在不同方位各测1次,记录数据取其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mm,-5mm),并在每个测量孔或每个点边注明该点板厚实测值,做好记录按附表4进行评定。
4.2板筋保护层每一检验批选2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在板面或板底取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每根钢筋在不同部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每一构件应包含上表面和底面的检测数据,允许偏差为(+8mm,-5mm),并表明每根钢筋的所测位置,做好记录按照附表3进行判定。
5层高(净高)和轴线。
层高(净高)和轴线每一检验批取3个自然间进行检测,层高(净高)每个自然间取5个点用激光测距仪检测,5个点选测板厚的5个点,测量楼地面与上层板板底净高,记录好数据并现场注明实测值,测量过程中仪器应保持竖直,允许偏差为±10mm;轴线(轴距)按纵横方向选择相邻构件的检测面检测,在检测面的建筑1m线分别量取构件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精确至mm,对照图纸计算构件边与轴线间偏差,允许偏差8mm,并现场注明实测值,记录好数据,按附表5进行评定。
6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主要检测受力筋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间距以及受力筋的安装位置。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合格点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允许偏差1.5倍的尺寸偏差;受力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基础部位±10mm,梁部位±5mm,板部位±3mm,合格点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允许偏差1.5倍的尺寸偏差。对钢筋安装的检测应对检验部位拍摄影像资料,并存档备查,且注明栋号、楼层、轴线位置等信息,记录好数据,
.
.
按附表7-1、7-2进行评定。
五、现场标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有检测构件需按附件3要求进行现场标识。
1、墙类构件标识内容有:墙体垂直度、墙体平整度、墙厚、墙体砼碳化深度 2、梁类构件标识内容有:梁构件尺寸、梁筋保护层厚度、梁砼碳化深度 3、板类构件标识内容有:板厚、板筋保护层厚度 4、自然间标识内容有:层高(净高),轴线(轴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