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卷
命题:海宁高级中学 包晓燕、马春峰 平湖中学 周爱民、金桂鑫 校稿:田林、许兰英 校对:贺旭东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l.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体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近日科学家拍摄到一个位于太阳系周围、距离地球大约25光年的“北落师门”的恒星系统。 关于该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河外星系 B.属于银河系 C.比太阳系高一级别 D.系统中核心是行星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右图为当时房屋复原图。完成第2~3题。
2.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寒冷多雨 D.高温干燥 3.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
A.北极冰川范围缩小 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 C.海平面上升 D.冻土层变厚 4.侵入岩形成的地点可能在 A.地表 B.地壳 C.地核
第2~3题图
D.下地幔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完成第5~6题。 5.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天气晴朗 C.下垫面大面积抬升
B.青藏高原空气稀薄 D.青藏高原距太阳近
6.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
A.垂直自然带数量多 B.森林的分布上界低 C.雪线海拔高 D.相同自然带海拔低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 根据锋面位置推测图示月份最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C.丙地天气晴朗
D.12月 D.丁地乌云密布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阴雨绵绵 B.乙地吹偏南风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完成第9~10题。 9.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角度,可燃冰属于 A.水资源 A.江南丘陵
B.气候资源 B.云贵高原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10.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铁矿 ③ ② 城区 河流 铁路 ④ 风频图 年平均热岛环流范围 甲 第11~12题图
C.③
D.④
11.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12.图中甲处布局石化工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大气污染小 ③位于热岛环流的范围内,污染气体易扩散 A.②④ B.①③
读四川乐山大佛图,完成第13题。
②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水污染小
④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 C.①② C.③④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以前
第13题图
现在
13.乐山大佛的变化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是
A.酸雨,制冷剂大量燃烧 B.臭氧空洞,制冷剂大量使用 C.酸雨,煤炭的大量使用 D.臭氧空洞,煤炭的大量燃烧
下图为我国某地1月、7月河水与空气温度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
温 度 6 (℃) 4 0 6 12 18 6 时间(h) 河水温度(℃) 0 8 1月河水与空气温度日变化曲线 45 温 度 35 (℃) 25 15 7月河水与空气温度日变化曲线 6 12 18 0 6 时间(h) 空气温度(℃)
第14~15题图 14.与河水相比,空气日较差和年较差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大 小 B.小 大 C.大 大 D.小 小
15.该地利用河水与空气温度差异,制造了地表水水源空调系统,从而对建筑物夏季供冷、
冬季供热。该系统利用的是 A.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B.热力环流原理 C.热力性质差异原理 D.水循环原理
2017年6月8日,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官方网站发布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现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完成第16题。
16.获得以上赤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RS GPS B. GPS GIS C. VR GIS D. RS GIS
(美元/每小时)4.00墨西哥2.25中国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5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年)第17题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读2001-2015年中国和墨西哥工人工资变化图,完成17题。 17.根据图示信息,近年来中国、墨西哥分别可能会发生
A.纺织企业增多 制造业迁入 B.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迁出 C.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迁入 D.大力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迁出
右图为我国养殖小龙虾主要分布省份示意图,完成第18题。
其他,0.29%
18.根据右图,推测影响小龙虾养殖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市场 B.气候 交通 C.土壤 市场 D.水源 交通
湖北,57.37%
江苏,11.26% 安徽,11.36% 江西,13.14% 读澳大利亚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完成第19~20题。
19.甲
20.与
湖南,6.57%
地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甲D.热带草原带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是
A.新疆长绒棉基地
乙B.锡林郭勒草原牧羊业 粗放牧牛带C.珠三角基塘农业
粗放牧羊带D.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
绵羊与小麦混合区第19~20题图
第18题图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自
然带带谱示意图,完成第21题。
(米)海拔高度4000300020001000042°N第21题图
高山冰雪带图例高山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云杉林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44°N荒漠石山
21.该山可能是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东北地区长白山 山
B.西北地区天山
C.南方地区武夷山
D.华北地区太行
下表是我国粮食需求量预测表,读表完成第22~23题。
粮食需求量 粮食消费结构 口粮消费 人均消费量 (公斤) 需求总量 总量(亿(亿公斤) 公斤) 2015389 年 2025395 年 22.我国粮食需求量预测表提供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需求总量减少 B.人均口粮消费量增加 C.粮食消费结构升级 D.食用植物油消费减少 23.下列影响我国粮食需求量变化的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①水果蔬菜生产的发展 ②膳食结构的变化 ③人口数量的变化 ④粮食出口量的增加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完成24~25题。
5725 2475 43 20 290 5250 2585 49 17.8 241 需求(%) (公斤) (亿公斤) 占粮食消费人均消费量 消费需求总量 食用植物油消费 ① ② ③ ④ 第24~25题图 24.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5.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侵蚀——搬运 D.搬运——侵蚀——沉积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0分)
材料一: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