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卷(一)
时限: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以往,“规则”这个词是用得比较少的,我们中国人比较习惯使用的是“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规则”的意义逐渐为大家所熟悉。
学界对“规则”有不少研究。简单地说,所谓“规则”,就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些通则。它说的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或者一种客观的规律,而是说“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天天会遇到许多规则,比如出行要面对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说的都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而如今,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遍、公开、理性的规则系统,已越来越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
“法治,就是让每一个公民知法守法,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全民守法,对每个普通公民来说,正是要从守规则开始。”孟教授在谈到全民守法时说。规则是法律的基础,遵守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不尊重规则、不敬畏规则、不遵守规则,无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还是一个国家,都会导致缺乏秩序、缺乏安全感,严重的还会导致创新活力不能完全激发,文明前进的脚步因此受到羁绊。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公民行为的普遍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刚性底线。尽管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领域,但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有规则的影子,“公共”二字应始终留存在心。因为正是公共领域内的规则,保护了公共利益,提高了效率,让大家受益。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强调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而这种认同最容易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规则中获取。
第 1 页 共 11 页
“要想人人守法,必须营造人人守规则的氛围。”孟教授说,当今社会,缺乏规则意识、不遵守规则之事正啃噬和挑战着良好的公共秩序,这是长久以来人情社会的遗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唯有大家皆遵循规则、尊崇规则、敬畏规则,让“规则意识”融入每个人的血脉,形成人人守规则的氛围,让那些不守规则的人失去空间,社会才能安定,公共秩序才能得以维护,公序良俗才能得以弘扬。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八项规定”着手,认认真真地、严格地、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各种违背规则的行为抓铁有痕、严加处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不仅是对干部的约束,而且在全社会产生了震撼。这些举措和作为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规则必须予以严格执行;任何违背规则的行为,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处。
2.许多游戏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也有许多是特意制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很多规则是有道德意蕴的。比如,当你参加一个活动、加入一个组织或者缔结一个契约之后,是否真的遵守相关规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遵守规则的问题了,同时还是一个是否遵守诺言的道德问题。因为你若不遵循这些规则,就会给他人、给公众带来许多危害。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确实是一条普通的交通规则,用以保障道路的畅通、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但能不能信守这条规则,就是一个有没有社会公德的问题了。
我们的社会公德是由许许多多规则所组成的。所谓“公序良俗”,也是由各种规则构成的。所以,一旦离开了对规则的遵循,也就没有社会秩序可言。只有在具有良好规则意识的支配下,人们才会努力去准确地、完整地解释规则在特定情况下的含义和要求,而不是将“情况特殊”作为违规的借口,或者通过有意曲解来敷衍了事。
每一条规则都要由具体的个人来制定、运用和执行,而人们的行动,无疑是由自己的意识来支配的。从整个社会来说,首要的问题是“规则是否良好”;而对于公民道德教育来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意识是否良好”。如果没有良好的意识,再好的规则也难以得到普遍的执行,规则就会被架空,社会就会处于无规则状态,公共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运行。
俗话说,不知不为过。规则意识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公民道德教育的一大任务,就是使现代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家喻户晓,使人懂得明辨是非与善恶。
但关于规则的知识,还只是规则意识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有没有遵守规则的意愿和习惯。比如,做假账的会计其实知道“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考试作弊的学生也知道“考试时是不能作弊的”,但他们还是会出于某些利益目的去违反规则。甚至有一种比较极端的说法:世界上最懂得法律的人,除了法官和律师之外,就是屡屡犯案的惯犯或犯罪集团头目。他们不仅知道规则,还熟稔于如何规避规则、超越规则、寻找规则或者是监管的漏洞。因此,关键还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意愿。有了意愿,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的场合,也会自觉地遵守规则,但仍需要经过反复的自觉训练、反思总结、提高修养、养成习惯,以至于进入一个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就成了人们习以为常,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事。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人不论是否有他者监督,是否可以免除惩处,都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循规则。这正是大多数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时的目标。
3.在我国,现代规则意识的培育、素质的养成,正面临许多特殊的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很快。许多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社会成员一下子进入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但是他们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规则却并不熟悉。即使是原来的市民,也存在一时不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所要求的新规则的情况。比如,在汽车很少的年代里,人们习惯于穿马路,以至于大车流时代来临后,许多人不适应。此外,像市场交易等许多规则,也是在近二三十年里才开始引入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人们也是讲究守规矩的,老百姓对人的评价往往用他是不是一个“规矩人”来衡量。但那个时候的规则往往是分殊主义的,讲究对不同身份的人、对与自己有各种不同的特殊关系的人,要分别对待。这就是所谓的“礼制”和“礼数”。但是,这种建立在等级制度和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礼制和礼数,在近代以来已经被时代的变迁冲击得所剩无几了。
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人口大量流动、原有的熟人社会解体,进入了一个以陌生人交往为主的社会。在陌生人的交往中,通行的是普遍主义的规则,即一些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都需要遵守的规则。这就需要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比如,市场改革初期,合理不合法的状况非常普遍。一批擅长超越规则的“能人”应运而起,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这在社会上就逐渐形成了一股以“超越规则为能”“超越规则为荣”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习染下,超越规则甚至成了一些人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这种风气盛行的结果就是“潜规则”盛行。
所谓“潜规则”,就是用一些与正式的、成文的规则相悖的行为方式,去消解正式的由明文规则组成的各种制度。
“刚来中国时,看到频繁的闯红灯行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名曾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回忆道。“在日本也有闯红灯的现象,但没有像中国这么‘壮观’。”如今已在中国工作的他,也习惯了“中国式过马路”,“别人过你不过,还挺傻的。”
除了“中国式过马路”,车辆在马路上随意加塞、并线、超车,企业实行“拿来主义”,抄袭、山寨他人的创意和成果,学生考试舞弊、买答案、伪造成绩单,类似的“潜规则”现象折射出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爱走捷径的心态,令人担忧。
国人为何爱走捷径?陈教授认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追求更简单、便捷的处事方式,以降低生活与生产的成本,这无可厚非,但一旦张扬过度,将会引致严重的后果。市场经济下,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观念成为捷径心态的“幕后推手”。而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人们更容易相互模仿。此时,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法不责众的传统思想又为捷径心态提供了保护伞,使人们绕开规则的逐利行为受惩罚的风险降低。
专家表示,捷径心态的蔓延,堵塞了满足需求的正常渠道。人们的是非观开始颠倒,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规则因此失灵,容易让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看似个人得到了方便,影响的却是全社会的效率与长远发展,更让各种潜规则落地生长,让公共秩序成为摆设,让身处其中的个体茫然无措、利益受损。
4.7月23日下午,一家四口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自驾车到猛兽区的东北虎园内,赵女士和母亲以及丈夫先后下车,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有人认为,这名女子鲁莽下车的行为证明她无视规则或规则意识淡漠,这是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中国,缺乏规则意识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各地常见的闯红灯、排队插队等等。只不过,这些平日里看似无伤大雅的“不守规则”遇到“守规则”的老
第 3 页 共 11 页
虎,就给当事人带来了致命伤害。
人类社会遍布着各种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首要目的不是要束缚我们的行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规则,一旦逾越甚至践踏它,我们的安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许多时候,不遵守规则似乎也遇不上什么麻烦:虽然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保障行人安全,依然有人图一时方便将其抛诸脑后;虽然有人知道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依然会在所到之处“不失时机”地刻上“到此一游”。这些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此寻常可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许多人的确缺少必要的规则观念,另一方面则与违反规则的成本过低有关。如行人闯红灯早有法律法规明文惩戒措施,现实中却鲜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案例,试想,假如当初第一个闯红灯者被依法严惩不贷,会有如今法不责众的尴尬窘境吗?
早在古希腊,先哲们就已洞悉人群有时好比羊群,只要有一个行动,其他人也会跟上。20世纪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异曲同工地揭示同一现象:“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而一旦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甚至形成社会的习惯,那将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康德曾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追求心灵自由和遵守各种规则乃现代文明人起码底线,然而,真要守住底线,恐怕还需漫长补课。
5.著名经济学家龙永图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的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的卫生间里“砰砰”地响,他出来后,一位女士很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小孩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他想起了隔壁厕所的响声,进去打开厕所门,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搞水都冲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原来,男孩认为上厕所不冲水是违背了规则,对不起下一个用厕的人。这就是规则意识!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形:过马路时,有人执勤看守大家都能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行走,如果没有人看守,有些人就会很习惯地闯了红灯;午休期间,有老师在场时教室内很安静,老师一离开,有些同学就讲起了悄悄话。小男孩修马桶这件事之所以感动人,就是因为他所做的一切是在“规则无人看守”的时候发生的。正因为如此,龙永图说:中国人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培养两种意识,一是诚信的意识,一是遵守规则的意识。
与此相同的是法网冠军李娜所讲的见闻:在德国,深夜里,一个人在等红绿灯,没有车,但那个人一直在等绿灯。旁边的人就问他为什么不走,他就说如果我走了,这时恰好有个小孩在窗户上看到我闯红灯,我就是个不好的榜样。这讲的也是规则意识。每个人都是别人的风景,当我们闯红灯时,也许前看后看,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安全风险。但有没有想到,在不经意间,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特别是会给孩子带来坏的榜样。处罚行人闯红灯,特别是严罚“带头”闯灯的行人,其真正意义就是为了激发全社会的规则意识。
相关部门也能从中得到启示。不仅是公民行为,权力执法同样会被放大,成为别人的风景。遵守规则是需要鼓励的,有一个好的条件,更容易培养规则意识;反之,则会削弱规则意识。这些年来,在交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动式整治”“选择性执法”现象,“中国式过马路”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交通设施
第 4 页 共 11 页
不完善和交通规则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起到了反向作用,不同程度刺激、加剧了社会不遵守规则。
6.四年前薛女士的母亲住院,委托薛女士的丈夫去邮储银行改密码。但老太太记得不是很清楚,女婿改了几次都没成功,账户还被冻结了。银行说需要先挂失,等7天后由本人来重置密码、解锁账户。
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星期,老太太就去世了。等忙完一切再去银行重置密码,对方说不是本人就不可以。薛女士解释了半天,还出示了母亲的死亡证明,也没有用。
“银行表示,我必须出具自己是母亲唯一继承人的公证证明,”薛女士说。这就意味着她得挨个证明母亲的父母和她的父亲已经去世、自己是独生子女。“这其实很麻烦,尤其是我拿不出什么材料能证明外公外婆已经不在了。怎么办呢?银行就说,你去法院告吧。我和老公都是律师,也明白起诉可能是最快的解决办法了。”
经过庭外调解,银行最终给薛女士重置了密码。这在她看来是一种“责任转移”,走了法院这一步,银行就能免去担责的风险。“比如以后万一出什么问题,银行可以说‘是法院同意我改密码的’。”薛女士并不想诟病银行的死板,她认为制度是该遵守的,但怎么制定全面、合理、可操作的制度是关键。
公共生活规则,自然需要公众认同。换言之,公民规则意识养成,有赖公共规则民主商定。当规则与多数人无关时,权利意识与规则意识必然无从谈起。以一些地方禁放烟花爆竹等观赏性立规说事,因为规则制定疏于公众参与,缺乏民意基础,结果自然难遁落空。近年高层推进“开门立法”,便是扩大公众参与制定规则,特别是在涉及民生的问题上,应广泛征求民意、集中民智,这样规则才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7.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分享出行的“共享单车”网络线下服务,只要下载一个APP,就能通过GPS定位找到身边最近的那辆“共享单车”,然后扫一下车上的二维码,花1元钱可以骑行半个小时,用完之后只要放在街头,会有下一个用户通过APP来寻找、使用。但是,在受到热捧的时候,“共享单车”也遭遇了不文明“围剿”:有的用户把自行车放到了自家的小区过道里,有的锁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有的放到人迹罕至的草丛中,还有的更恶劣,直接破坏二维码让别人无码可扫……
这样一个原本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效率的创业项目在公众不讲规则、无序利用的破坏下遭遇滑铁卢。我们在推广共享经济模式与公共服务时,不仅是在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还需要重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当现实已经来到陌生人社会时,我们要吃陌生人做的饭,允许陌生人进入自己的生活领域提供服务,像“共享单车”这样的共享模式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公共服务领域都更加普遍与被需求。但这种共享模式的前提是每个个体,至少是大多数的个体能够遵守基本的规则。从长远来说,只有遵守规则,自己和群体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如果每个个体或者大多数个体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共享经济与公共服务都将如无源之水,最终大家都不会受益。而这种理念与意识正是目前我们所缺乏的。
在乌鲁木齐,一家餐饮店老板看到等候公交车的人们等候时间较长,没地方坐下休息,主动为自家小店附近公交车站摆放小坐椅,却遇到了尴尬事:7把小坐椅仅仅摆放7个小时后,就“人间蒸发”了。无独有偶。在深圳,地铁集团免费借给乘客使用的“红雨伞”也遭遇了好借难还的尴尬:一年来,共借
第 5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