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 作物 ┃ 亩产 ┃
┃ ┃ ┃ 面积 ┃ ┃ 总产量 ┃ ┃
┣━━━━━╋━━━━━━━━╋━━━━━━╋━━━━━╋━━━━━━╋━━━━━┫
┃ 1975 ┃ 2401.3 ┃ 36.6 ┃ 39.8 ┃ 246 ┃
┃ 1976 ┃ 2428.8 ┃ 37.7 ┃ 41.7 ┃ 266 ┃
┃ 1977 ┃ 2402.0 ┃ 36.2 ┃ 31.5 ┃ 203 ┃
┃ 1978 ┃ 2407.2 ┃ 35.8 ┃ 31.4 ┃ 209 ┃
┃ 1979 ┃ 2395.6 ┃ 36.6 ┃ 39.5 ┃ 300 ┃
┃ 1980 ┃ 2385.5 ┃ 36.9 ┃ 30.4 ┃ 193 ┃
┃ 1981 ┃ 2320.8 ┃ 37.9 ┃ 47.9 ┃ 305 ┃
┃ 1982 ┃ 2423.7 ┃ 40.2 ┃ 45.5 ┃ 348 ┃
┃ 1983 ┃ 2516.3 ┃ 41.7 64.5 64.8 48.9 50.2 72.0 46.0 70.8 84.2 88.9
┃┃┃┃┃┃┃┃┃┃ 46.1 ┃ 353 ┃
┃ 1984 ┃ 2533.0 ┃ 42.1 ┃ 89.9 ┃ 43.9 ┃ 355 ┃
┃ 1985 ┃ 2540.2 ┃ 42.7 ┃ 84.7 ┃ 44.5 ┃ 334 ┃
┗━━━━━┻━━━━━━━━┻━━━━━━┻━━━━━┻━━━━━━┻━━━━━┛ (三)小麦品种 50年代以前,陕西小麦以农家品种为主。种植面积大的主要有三月黄、老白麦、蚂蚱麦等类型。小麦品种改良工作始于20年代后期,西安农棉试验场,曾选育了陕农7号小麦良种。40年代,西北农事试验场、泾阳农事试验场、大荔农事试验场、西北农学院农场等先后育成蓝芒麦、西北302号、泾惠30号、大荔52号、西北站2号、武功27号等18个小麦品种;陕南还引进了金大2905和中大2419(后改名南大2419),良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5%。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人民政府一直把推广良种与相应的栽培技术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小麦品种进行了4次大的更新。 第一次为1950—1956年。在关中主要推广碧蚂1号、西北302号、泾惠30、大荔52号等;陕北推广农大183、中苏68;陕南为南大2419、金大2905等。其中碧蚂1号品种1956年全省种植面积1602万亩,占全省麦田面积的64%,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30%以上。全省小麦亩产从100多斤提
高到近200斤,丰产田达四五百斤。这个品种曾推广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以及安徽、江苏等省,1959年推广面积扩大到9000万亩,成为中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培育碧蚂1号的主持人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受到国家和陕西省的表彰奖励,并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碧蚂1号抗锈能力丧失,加之品种单一化,成熟期集中,发病集中。6月上、中旬又连续阴雨,以致关中小麦产区大片小麦发芽、霉烂,造成严重损失,全省小麦减产5亿多斤,暴露了小麦品种单一化带来的新问题。
第二次小麦良种更换是从1958年开始的。针对品种单一化带来的问题,实行品种组合,既要有当家品种也要有搭配品种。在关中推广陕农1号、9号、17号及6028等小麦品种;陕北推广早洋麦、钱交麦、中苏68号小麦品种;陕南仍为南大2419和金大2905号等小麦良种。这些品种对肥、水要求和丰产潜力比以前有所提高,一般亩产达400斤、500斤到600斤的中产水平。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品种的生态类型有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种植冬性品种变为配合种植弱冬性和春性品种,因而在播种期、播种量等栽培措施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以及要求较高的水肥条件等情况,随之推行了相应的改进措
施。
第三次小麦品种更换始于1965年。关中以推广丰产3号小麦为主,灌区主要推广阿勃、阿夫、复壮30等;陕北推广延安6号、北京10号;陕南推广阿勃、蜀万8号等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对肥、水条件要求高,丰产潜力大,其中多数亩产在500—600斤,高的可达700斤以上。70年代中期,这些品种开始混杂退化。同时,由于肥、水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对品种的丰产、抗倒、抗病、早熟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一时尚无理想的品种接替,仍维持原有品种。 第四次小麦良种更换是1978年之后,以推广小偃6号小麦品种为主,搭配丰产3号、咸农151、渭麦4号、武农132等品种,灌区小麦阿勃品种仍占较大比重。1985年小偃6号在关中推广面积达603万亩。培育小偃6号小麦的主特人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国家和陕西省党政领导部门的表扬和奖励。这一时期,陕北主要推广延安15、17号小麦品种;陕南推广川育5号、绵阳11号等小麦品种。198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地块划小,农民自主种植,小麦品种组合和良种保纯等工作缺乏统一安排部署,一度出现小麦品种的多、乱情况,影响了小麦良种的纯度。
(四)栽培技术
陕西栽培小麦,有丰富的传统经验。50年代初期,各级农业部门就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推广了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 1.耕作制度
陕西小麦种植大体分为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和一年二熟等三种类型。
在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渭北旱原,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的60%以上,在农作物轮作中小麦占首要地位。为了保证小麦稳产和持续增产,多采用种植豆科作物(或牧草)倒换茬口,并实行短期夏季休闲等方式,以恢复和培养地力。其中,养地作物除了豌豆、苜蓿外,还有扁豆、油菜。在雨量较充沛的地方,夏闲地上还种植绿豆、黑豆及草木樨,作为麦田绿肥。在轮作中,为了保证小麦的好收成,经常把小麦安排在最好的茬口上,如豌豆、扁豆、苜蓿、油菜等作物都是小麦的好前作。1956年以前,基本上是按照这种传统的轮作方式,叫做“三为主”:即粮食作物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小麦以正茬为主,轮作倒茬秩序比较正常。从1956年开始,在进行耕作制度改革中,因忽视旱原地区“少雨、多旱”的特点,强调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熟制;扩大晚秋作物,增加回茬小麦,减少正茬小麦,以致传统的倒茬作物豌豆及其它复杂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种植面积593万亩,减少到1957年的210万亩,打乱了长期实行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