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_模板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激发想像,陶冶情操。 教(学)具:
幻灯、录音、剪贴画板、水彩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小小的chuá n”。 1、“船”的写法,读法训练。强化“舟”的“/”。 2、读题训练:读好“小小的”中的轻声音李。 二、学学练练。
1、什么像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对,我们也画个弯弯的月儿。(师生一起画) 2、互评:画出了“弯弯”的样子吗?弯弯的月儿有什么特点?
3、练习“尖”。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请在月儿尖的地方写上“尖”字。 4、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弯弯的: 香蕉桥洞小山 小河小船眼睛、嘴巴 (师生画画说说) 5、朗读训练。
(1)“我”在小小小的船里坐——怎么个坐法?我们边“坐”边读。(让孩子在座位上“研究”各种坐姿,边玩边读)
(2)想象。坐在月亮船上,可能看见什么?
“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长长的火箭”。向下看,还可以看见什么?“长城、黄河、长江……”。
(3)“只看见”,什么叫“只”看见?——(其他都没看见) 只看见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4)练习叠词:星是“闪闪的”,天是“蓝蓝的”,船儿是“小小的”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轻轻的白云。 三、读读演演。
1、轮读评比。每个小朋友读一句,读出“弯弯的月儿”的可爱,读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的快乐。
2、读读演演。加上动作,表情朗读,配上《小小的船》的乐曲。 3、唱唱演演。表演《小小的船》。 四、欣赏。
1、在音乐中出示各种快乐的幻灯画画——“我坐在弯弯的小船里”,边读边欣赏。 2、在音乐中作画,或在教师准备的拼板上拼图案。 3、交流作品,互评。 语文自己去吧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学字头“( )”和风字框“几”。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学”和“风”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只鹰和一只鸭子图贴到黑板上)有一天小鸭子想学游泳;小鹰想学习飞翔,你们猜猜它们学会了吗?是怎么学会的?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自己去吧!(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3.同桌互读一遍,相互纠正读音。 三.认读生字,读准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2.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3.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认字情况。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1)齐读 2)开火车读 3)领读 4)指名读 5.做拼音与汉字找朋友游戏。 四、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认识“学字头”和“风字框”。 1)教师范写新偏旁,随教师读。 2)边书空边说出笔画。
2.自学生字,分析生字的结构,记住字形,边结合词语和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义。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说后推荐一名同学一会儿给大家讲一讲。 4.请小老师进行讲解,说的不全,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几:用数笔画方法记:撇,横折弯钩。 组词:几个,几只。
自: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白”字加一个横就是自。组词:自己,自由。 己:独体字,用数笔顺,数笔画的方法记;笔顺:( )。注意第三笔不能出头,组词:自己
去:独体字,用熟字加一笔方法记,“白云”的“云”字上面加一笔“竖”就是去。组词:去年,去了。
会:也可以用“云”来记,上面加上“人字头”就是会。组词:学会。你能用“学会”说一句话吗?
我学会骑自行车。
学: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学字头”,下面加一个“子”字就是学。组词:学会、学习。 风:半包围结构的字。包围部分是“几字框”,被包部分是“ ”。注意“风”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折弯”。组词:春风,台风。
5.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及词语,巩固字的音形义。
五、指导书写。
1.结合课后练习3写一写的内容,让学生按笔顺描红,边描红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2.认真观察生字重点笔画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如:“几”字的第二笔“横折弯钩”的“折”靠近竖中线写,第一笔撇尖与第二笔的“横折弯钩”的“弯”在书写时高低一样。
“风”字的第二笔,与“几”字的第二笔在书写上有区别,让学生进行比较。 “会”字的“人字头”应写在上半格。
“自”字的里边第一个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去”字的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写长些。 “学”字第二个点写在竖中线上,“学字头”写在上半格上。
3.学生在观察、提示的基础上自己试着把每个字写一遍,写在描红后边的田格中。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及执笔方法。
4.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1)电脑屏幕出示2个“学”字。
①提问:你们认为这两个字写得怎么样?问题在哪儿?谁愿意帮助他们写好“学”字。 (第一个“学”字头中的“宝盖”写得太宽,第二个“学字头”中的“宝盖”写得又太窄。) ②教师范写“学”字,强调“学字头”中的“宝盖”与“子”字的横宽窄一样。 ③学生试着再独立写一个,同桌同学比比谁写的好。 ④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2)电脑屏幕出示“风”字。
①这个字你认为写得怎么样?哪笔写得你认为不满意? ②点击鼠标:第二笔变成“()”(变红色) ③教师范写“风”字。
④学生再独立书写一个“风”字。 ⑤展评书写优秀和进步的。 5.巩固练习
(1)在生字本上把每个生字写3遍,比比谁写的正确,漂亮。 (2)抄写词语:自己、几个、学会、大风、去了。 板书:
11.自己去吧
(生字卡片) 自 己 去 几 学 会 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懂得要勇敢地锻炼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教学过程
一.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是写谁和谁的事? 2.同桌互读课文,说说每段是写谁和谁的事? (二)细读,理解词句
1.教师先指导学生看插图(电脑出示)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说什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声读第一段,标出共写几句话?(3句) 2)应该怎样读好这段呢? 3)请学生读第一句话。
①师讲:“您”是对妈妈的尊称。“好吗”是在和妈妈商量 ②提问:你们觉得这只小鸭子怎么样?(天真、可爱)
③导读:应读出问话的语气,同时读出小鸭的天真,可爱,撒娇的语气。 ④学生自己试读(品读) ⑤教师范读 ⑥学生自由练读 ⑦指名读 4)读第二句 ①自己试读
②提问:小鸭子的妈妈不带它去,是不疼爱它吗? ③想想这句应该怎样读?学生练习读
④教师范读,应读出妈妈说话的态度严肃中的慈爱 ⑤学生练习读。(学生品读,体验情感) 5)读第三句。
①让学生体会“过了几天”是什么意思?
②它是怎样学会游泳的?是让它妈妈教它的吗? 6)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
②请读得比较好的一组分角色读一读。 7)试着进行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总结学习第一段的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②每句话什么意思?③想想怎样读好这3句话?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点拨 4)分角色朗读,背诵。 二.在表演中明白事理。 (一)课文内容的再现:
1.让学生戴头饰分小组进行表演,表演时不光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要演出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
如:让扮演小鸭的学生说说当它要鸭妈妈带它去游泳,而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时,心里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的?自己去了又是怎么学会的?扮演鸭妈妈角色的可以说说为什么要让小鸭子自己去学游泳?当鸭妈妈看到小鸭子学会游泳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 2.请一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说说他们哪演的好?哪演得不够?应该怎样演? 3.在小组内进行表演练习。
(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其它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子,小猴子等,让学生仿照书中对话的形式,想像这些小动物与它妈妈之间的对话,进行扩展表演。先小组内表演。 2.请一组表演好的在全班进行表演。 三、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1.让学生结合课后第2题“想一想、说一说”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家长的做法。让学生体会到做事不能依赖父母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家长过多地呵护自己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3.背诵全文。 板书: 探究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
2.带头饰进行艺术再创造,让学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 3.回家可以和妈妈一起表演。
语文教案-自己去吧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材说明
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究竟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第二、四节三句话,回答了第一、三段的三个问题。两问两答,像是猜谜语,又像是考别人,别人说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个答案。这首儿歌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首儿歌还告诉学生,身边的事多么奇怪,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像一把伞。有的尾巴弯,有的尾巴扁。还有哪些事物各不相同?需要仔细去察看。 学习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难点是读好问句。 二、教学要求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媒体使用.课件 五、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三个偏旁,一个笔画。会写”云、公、车”。 二、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学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