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
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
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
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定义二:是研究人的外显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交换活动,这既包括物质交换也包括非物质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采取了类似经济学的成本、价值、利润原则,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也是想通过付出成本而追求最大的价值和奖赏。人们对自己付出成本和所得价值得判断影响着他们的继续交往活动。
三:
①科层制:科层制是韦伯提出一种行政管理模型,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法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②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③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
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④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
称。1892年美国社会学家A.W.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创立后,斯莫尔先后聘用了文森特、W.I.托马斯、R.E.帕克等人,形成了该系强大的师资阵容。到20年代,在帕克等人的努力下,该系日臻完善,每年招收 20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开设 40多门课程,成为同期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系。以后影响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简答题
1、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功能的外移。社会分工加剧,初级群体的社会化功能发生转移。(如在传统社会,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家庭这个初级群体中完成的,而现在儿童的社会化则更多的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得以进行的,即在次级群体中完成的。)
其次,初级关系逐渐松懈。现代社会使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普遍参与社会生活,使初级群体的交往时间和深度都在减少,仍然存在的一些交往活动也趋于形式化,人们的初级关系不如以前那样亲密。
某些初级群体解体。如邻里关系。(现代高层单元住宅的兴起以及社会流动和迁徙的发展,以及家庭成员的高节奏生活等因素导致在社会交往中,邻里交往减少,由同质邻里向异质邻里关系转变)
2、简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石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长期创造的产物,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 ①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②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③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④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⑤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文化堕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刘易斯·A.科塞、拉尔夫·G.达伦多夫。
社会冲突来源于利益不均等。冲突破坏原有秩序,产生新秩序。冲突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它对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起到积极的作用。
(百度)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
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和冲突理论。
4、简述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
角色间的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角色内的冲突: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个人所承担的集中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发生角色内冲突。
(2)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3)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4)角色失败:角色承担着不得不中途退出角色。虽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证明是失败的。
5、简述合理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作用。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指那些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流动。
它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表现为: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分层结构,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能够拓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3、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于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良性运行。
6、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1、文化传承的功能——前人的文化向后人的纵向转移,文化遗产继承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共同结果,文化传承与转移社区文化横向渗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基本社会化,文化遗产的传递和内化过程(人不能选择文化环境) 预期社会化过程
2、社会稳定功能——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既是社会化的成果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对人的行为形成了统一的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化. 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社会化对个人的作用就是促使个人获得人格和完善自我,社会化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格——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与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态度)
7、简述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虚拟社区的特点:1.超时空性:身体的“缺场”代替了“在场”2.匿名性3.符号性4.松散性 5.自由性 与实在社区的关系
1.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区别
一是空间属性不同:虚拟社区属于非地理性空间,实在社区属于地域性空间。二是共同体的属性不同。虚拟社区是一个“身体缺场”的共同体,实在社区是一个“身体在场”的共同体。 2.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与重构;虚拟社区反作用于实在社区,影响实在社区。
8、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1、社会变革的需要:这种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英国“政治算术家”约翰·格劳恩特和威廉·配第为现代人口学奠定了基础,并制定出一套从数量上研究社会规律的方法。其次 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这两方面经验的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9、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1、对人而言,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功能 2、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制度具有社会整合作用
3、从文化层面上看,社会制度起到了文化积累和延续的功能
10、简述家庭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决定因素之一,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背景等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个体,使之逐渐社会化。 1、家庭教育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
父母对人对己对物的态度,使子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往往就是个体的行为标准。
2、 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之中通过日常的生活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影响中进行 3、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连锁性和反复性它是一种终身教育
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在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会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角色。 4、家庭教育具有天然性和权威性,它是一种定向教育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父母的血缘关系上,这远比师生之间的社会的爱来的自然、彻底、持久。
11、简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代表人物:滕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齐美尔大城市的精神生活、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他们都看到了城市代替乡村的必然性,但是却带有悲观色彩
特点:1、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城市人口异质性强;3、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4、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5、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6、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7、城市文化世俗化;8、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9、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
12、简述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
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三条: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四个要素构成: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②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③这种失调引起了多数的注意;④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13、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政治社会化:政治意识社会化、政治能力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实现方式: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日常生活习惯。(2)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的内在机制(3)情感社会化。基本情感:生气、厌恶、害怕、幸福、悲伤、惊奇。表达情感:在不同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情感(4)角色社会化。教导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一个基本内容。社会化也是一个人学习角色、获得角色、胜任角色的过程。
14、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定义: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库利是在1990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15、简述社会网络的特性
社会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由节点和关系两部分组成。
社会网络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网络在静态上体现的是一种组织结构;而在动态上,社会网络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互动中不断演进、扩展甚至重构的。(2)社会网络由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关系连接而成,没有固定方向。(3)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位置在网络整体中的处境和地位。(4)社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没有时间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网是为了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而形成的,这种为了某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关系网络与“虚拟企业”类似,其形成不受时间的限制。(5)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利益集中,由于节点之间的关系包含着重要的资源与信息,可以通过关系所代表的特定社会关系的行为,为节点所代表的利益方创造价值。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