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
【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
微技能1 作出猜想 考向1 反应后成分的猜想
例1 小明在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他对反应后溶液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填化学式)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表达式通常为:A+B→C+D
第一步: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明确物质的状态,如果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则难溶物和气体不需要考虑; 第三步:根据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进行猜想。反应后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过量的反应物。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假设D为难溶物或气体或水): ①只有C(恰好完全反应); ②A+C(A过量); ③B+C(B过量)。
考向2 物质组成成分的猜想
例2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 乙组:氧化铁粉末;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已给的信息,分析所需要猜想的是原物质的一部分还是全部,从而确定原物质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对给定的物质进行组合,如果原物质是两种(如A、B)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可能的组合是A、B、AB;若原物质是三种(如A、B、C)中的两种,则可能的组合为AB、AC、BC。
微技能2 对猜想的判断 考向1 直接判断某猜想是否成立
例3 (2018安顺改编)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 解题思路
猜想的几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或共存),若能发生反应,则此猜想不成立。 考向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判断猜想
例4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分子式为C2H6O)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2 猜想二:CO2 猜想三: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红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周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解题思路
1. 猜想的物质所含的元素在题干物质中必须存在。 2. 猜想要具有客观性,即猜想要符合事实。 微技能3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验证/探究)
例5 实验中,可能因保存不当,造成药品的变质,如氢氧化钠的变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
(1)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验证物质的成分,其实质是物质的检验,思路如下:(1)联系已学知识,回忆需检验的物质具有的典型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质。(2)分析这些性质能否用于检验该物质:①反应是否有明显的现象,②被检验的其他物质是否也具有相似的现象。(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方案。探究题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间常存在一定的联系。实验操作(结合选择的试剂)、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物质+试剂――→ 现象――→ 结论(有无该物质)。
微技能4 反思交流/评价 例6 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 (ⅱ)20 ℃时,Ca(OH)2和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 g, 2.1 g。
反映
决定
①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主要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实验原理是否正确、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是否经济、环保、严谨等方面进行评价。
①可行性:a.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b.实验操作是否简单、科学、易行;c.实验现象是否明显;d.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
②绿色化学:a.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b.反应速率是否适中;c.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较高;d.实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
微技能5 拓展迁移/拓展应用/拓展提升 例7 (2019襄阳)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合物A。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②Cu2O+H2SO4=== CuSO4+Cu+H2O。 【实验探究】
步骤Ⅰ 取混合物A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蓝色溶液C,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步骤Ⅱ 在滤渣B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D。 【实验分析】
(1)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
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在空气中灼烧 C. 滴加稀硫酸 D. 滴加硝酸银溶液 解题思路
拓展迁移/拓展应用/拓展提升所含的主要设问是:①实验设计过程中某一步的优化或者分析;②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知识拓展或者补充;③对探究结果的应用。对试题中涉及的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延伸,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教材知识,并对知识间的衔接、迁移,题给资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能力。如实验药品的替代物质,废液的处理方法;反应原理、因素的分析,同一原理物质的选择,物质性质的应用或注意事项等。
题型分类突破
类型1 化学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含变质) 1. (2019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①________(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②________(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l和K2CO3; Ⅴ.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取少量废液杯中上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量过。 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结论 猜想Ⅳ、Ⅴ均不正确 猜想Ⅱ正确 层清液,分装于甲、再向乙试管中滴加③_______溶乙两支试管中。 液。(填化学式)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
2. (2019岳阳)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步骤一 方案二 步骤二 实验操作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 mL 实验现象 ②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一不成立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
3. (2019哈尔滨)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某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1)NaOH、NaCl (2)NaOH 【实验探究】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