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体例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被集中地论述于名著《资本论》之中(当然也散见于其他的著作里)。在构造其理论体系时,马克思运用了自康德开始、于黑格尔达到顶峰的德国古典哲学之最高成就——辨证的方法;并且认为这是阐释其经济思想的唯一科学的叙述方法。他还曾经设想过,在完成了整个写作计划之后,对这方法作一专门地阐述。[1]遗憾的是,《资本论》的整个计划都没有能够完成,遑论对其方法论之阐述。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他的意思是要人们搞懂这个逻辑,像马克思那样来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2]
《资本论》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著作。马克思从资本地运行着手,整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而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即逐利的资本必须依靠吸吮劳动的血汗才能活跃起来,并且那样的劳资关系不断地被扩大及复制出来。
如何来阐释那些研究成果,并且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其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自觉地参照了辨证的方法。这一做法,不仅适合了在内容上经过改造的英国古典经济学、而且在形式上也赋予了论述其思想的独特的逻辑体例。对于《资本论》的读者来说,了解其逻辑体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深邃内涵、掌握其理论体系之特色。
一、
《资本论》博大精深、鸿篇巨制,共有四大卷;然而只有第一卷乃马克思本人亲自撰写、润色及定稿①。尽管在出版之前,他听从了友人的建议,在章节目的编排上采用了授课讲义的做法,然而其理论体系的框架却遵循着辨证逻辑的叙述方法对内容进行了逐一展开;而它的逻辑体例就是其叙述方法的外在表征。应当说,此体例是带有明显的思辩色彩的;在这个体例的安排下,其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范畴、概念串连而成,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一个个因自身矛盾而逐步转化和演进,从而形成了主线条清晰的逻辑过程。
且看体例:从范畴上的结构安排是,“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层层演进;从范畴到范畴的演进之中,又是由一个个概念联结起来、转化过去。以这种逻辑过程把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剖析开来后又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并且达到了多样性的综合体。马克思自己也承认,他这种思路地安排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地继承和运用,并请读者对其如此地“卖弄”辩证的方法给予原谅(特别是那些不习惯这样思索而急于首先得到结论的法国人要耐心)。[3]列宁也指出:“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4]翻开黑格尔的著作《逻辑学》或者《小逻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叙述体例也是如此这般安排的;只不过黑格尔讲的是哲学,而马克思却摹仿他的
手法来谈论政治经济学的。
我们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从商品这个个别元素着手,尽管阐述了简单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则,却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从而为说明发达的商品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作了铺垫。马克思从第四章开始(包括后面的章节目里)多次重申资本主义经济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否则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成立和运转的。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范围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无不显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的合乎逻辑地进一步展开。作为逻辑起点的“商品”,不仅仅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财富的堆积或者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被列为第一范畴来谈论;主要是它为最本质的东西,它的内在矛盾地运动以后演绎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地矛盾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有机体的胚芽或者称为细胞。就辩证逻辑来说,它是最抽象的、最少内容的、并且能够全息地推演出后面各个范畴的初始范畴。然后通过商品属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小概念相继出现,再达到“价值”这个大概念。而“价值”又必须由内在而外化出来,并且表现在某种器物(即金银)上来形成“货币”;逻辑过程中经过“相对价值”与“等价物”的小概念地过渡,最终达到“货币”的范畴。这是现实交换过程中的矛盾之逻辑概念地演绎的结果。整个逻辑过程严密推进,将商品经济及其矛盾运动之规律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了。
以后的章节目里也是范畴之间,通过各个概念的转化和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