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防火、防雷、防静电设施,生产系统中配备了集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现代化通信技术三位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即时掌握作业全过程及安全生产的信息,为事故防范设置了较完备的基础条件。

按照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事故领导、应急保证 (抢险人员、事故演练及适量配备应急物质) 、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应急体系并与地方防污染、消防等体系联网。

(五).总量控制分析结论

按污染物达标排放量计算,建议本项目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为:

COD 8.32t/a SO2 19.35t/a 烟尘 3.22t/a (六).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集装箱运输是目前世界上适箱货种最安全、清洁、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本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集装箱装卸机械,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港区定员少,产生的污染物经分别处置,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清洁生产水平属国内先进水平。

(七).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本项目对实施前湾港总体布局规划,为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满足客户需求,建设北方航运中心,为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各项经济指标良好,可以为企业、国家和有关部门带来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

项目采取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可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对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八).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本项目对青岛市及前湾港的进一步发展有极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更好地收集有关社团、单位、个人意见、要求与愿望,为青岛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本项目建设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对青岛市的各方人士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周围居民和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调查者情况见表二。

表二 公众参与被调查者情况

15

类 别 30岁以下 年 龄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性 别 男 女 高中及中专毕业 文化程度 大本、专科毕业 其 他 职 业

教师及科技人员 工人及其他 人 数 10 38 37 15 72 28 4 87 9 59 41 比例(%) 10 38 37 15 72 28 4 87 9 59 41 调查内容分成2部分,第1部分包括8个问题,主要是调查被调查对象(包括个人、团体)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态度和比较关心的问题等,第2部分主要是了解被调查人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公众参与调查表内容及结果统计见表三。

由表可见:

1.知道该项目的人占被调查人总数的95%,主要是通过有关会议、政府计划和新闻渠道了解的;

2.赞成本项目的人占79%,反对本项目的人占3%,6%的人不表态。92%的被调查人认为本工程的建设对青岛的发展有必要,76%的被调查人认为工程适合在此建设,说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基本被公众认可;

3.在回答比较关心的本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时,48%的人关心海水污染,11%的人关注突发性事故对环境的危害,5%的人比较关注大气污染,7%的被调查人比较关心噪声污染,还有41%的公众关心该项目对生态和水产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可见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受到公众的关注。

表三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汇总

序号 1

16

问 题 您是否知A 内 容 知 道 人数 95 比例(%) 95

道本项目的建设 从何渠道2 知道该项目的信息 您比较关3 心本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对您单位4 (或个人)利益的影响 B A B C D E A B C D E A 不知道 新闻渠道 有关会议 公众议论 政府计划 工程指挥部 噪 声 海水污染 大气污染 突发事故 其 它 有益 影响 不利 影响 很 大 一 般 很 小 严 重 一 般 很 小 5 19 41 14 25 1 7 48 5 11 41 25 44 11 5 16 20 26 92 2 6 5 19 41 14 25 1 7 48 5 11 41 25 44 11 5 16 20 26 92 2 6 B C 无影响 有必要 无必要 不表态 您认为工程建设对5 青岛市或区域的发展是否有您认为本6 工程建在此地是否您对本工程的态度 您对本工8 程上马的基本意见

A B C A B C A B C D A B C D 合 适 不合适 不表态 赞 成 不赞成 一 般 不表态 可以接受 不能接受 基本可以接受 不表态 76 5 19 79 3 12 6 67 3 25 5 76 5 19 79 3 12 6 67 3 25 5 7 公众还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如下: 1.建议和要求:

17

(1)加快工程建设,早日完工投入使用;工程开始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环评程序,慎重规划,严密论证;工程建设应注重时效,保证质量;

(2)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对胶州湾和前湾港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工程建设将改变目前的流场、水位场、胶州湾纳潮量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应予以充分论证;

(3)应注意建设与现代化大港相配套的设施,如海上交通管制中心、相应的疏港交通道路及突发事故的应急队伍等。做到工程建设、安全、临港等配套项目“三同时”。

2.对该项目持反对或不表态的人群认为:

(1)对于前湾港通航环境和所留港口水域的容纳船舶量应认真予以考虑论证,一旦发生海事事故和污染事故,是否便于施救;港口支持岸线过短,难以满足港口支持系统的需要,规划缺乏前瞻性,建议保留1995年规划;

(2)青岛前湾港区中港区、南港区码头建设项目是交通部和山东省委规划的青岛港发展用地,此地域对青岛港的发展十分重要,应予以长远规划;

(3)工程项目的南港区和北港区之间水域宽度太小,应按规范要求,调整设计方案,以保证对岸之间距离不小于735m。

(九).项目选址可行性与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结论

项目选址在青岛港前湾港区,符合《山东省沿海港口整体布局规划》、符合《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符合《青岛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中《青岛港前湾港区总体规划(修编)》。项目总平面布置较合理。

(十).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项目选址符合港口布局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根据各专题预测结果,项目回填造陆,使前湾的潮通量减少,对前湾海域的自然属性有不良影响,但尚能满足前湾港口区的规划使用功能要求;项目建设期和营运后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报告书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对策建议落实的前提下,从环境角度看,该项目建设可行。

18

19

(2020)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防火、防雷、防静电设施,生产系统中配备了集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现代化通信技术三位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即时掌握作业全过程及安全生产的信息,为事故防范设置了较完备的基础条件。按照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事故领导、应急保证(抢险人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pcty6zwuq38ccg96mxg8n6j4879as00bu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