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采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污染环境
进行控制和恢复的学科。
污染与恢复生态学概念:研究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下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的过程与机理,建立和形成相应的监测评价治理和生态恢复技术的一门科学
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这种不会产生受害症状的浓度称为安全浓度
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或者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时期内,该污染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明显影响的浓度,称为最高允许浓度
效应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接触毒物时间越长,受害越重。这种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称为效应浓度
致死浓度:当污染物浓度继续上升到某一定浓度,生物开始死亡,这时的浓度称为致死浓度。
重金属超累计植物:指对某些重金属具有超量吸收和积累功能(超过一般植物100倍以上的植物),而本身不受毒害德植物种和基因型。大多数是十字花科:芸苔属、庭荠属、遏蓝菜属
生物富集:生物从周围的环境积蓄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臵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过程。
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作用改变了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生物学评价法: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具体有: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种类多样性指示法。综合评价法包括:重叠法、列表清单法与相关矩阵法和网络法。
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的一种手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水体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土壤污染:只有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突然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土壤自净作用:是指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复杂作用,是污染物质组件逐渐转化、减毒、消失,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土壤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原有的化学组成、化学元素、和化学物的含量,也称本底值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现象
生态监测:是一种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天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环境.生物.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类型:天然富营养化:湖泊营养物质由于天然富集而使得湖水营养物质浓度逐渐增高发生水质变化的过程
人为富营养化:人为农施化肥农药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污水灌溉:一般是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初步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
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以每升氧气毫克数表示,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