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海宁经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中国的经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的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新兴地区经编企业起点高、产品结构合理、规模效益明显,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的注入,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使我国的经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中国的经编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以及东南沿海,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等省市。浙江海宁是高速经编机和双轴向经编机的集中地,形成了中国国起绒、氨纶面料和双轴向增强材料的生产基地。海宁经编产业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经编产业集群地总量的20%,在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海宁已有经编及相关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过100多亿,被誉为“中国经编名镇”。所以对海宁经编产业的研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海宁经编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经编产业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研究情况
1、产业升级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Michae Porter,1990)从较为宏观的层次来考察产业升级。他认为,从理论本质上看,产业升级就是当资本(人力和物力)相对于劳动和其他国家的资源察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而不少经济学家也从中观或微观的层次来界定产业升级问题:格里芬
(G.Gereffi ,1999)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利润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能力的过程。无论从宏观或是中微观层面看,产业升级的界定都有其共通之处,即产业结构从较低层次、较低附加值产业为主向高层次、高附加值结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效益提高的过程。
2、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1890)认为,产业区域内的企业问的相互关系建立在合作、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基础上,这些联系促进了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集群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马歇尔关于集群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群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受研究目的与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马歇尔没有将他的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充分展开,挖掘集群产生的非物质原因。
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A. Weber) 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1909)中 ,从工业区位理论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问题。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区域因素 ,主要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 ;另一类是集聚因素 ,也就是使企业在某一地点集中产生优势的因素。
3、产业竞争力 (1)产业竞争力的定义
戈登(Gordon,1994)认为一个产业可以生产那些可交易的,有利可图的商品可以拥有竞争力。保塞尔(Boltho)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于外部均衡相容的最大可能的生产率增长”。劳尔(Lall,2001)认为产业竞争力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相对效率,暗含可持续和效率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 Porter,1990)通过对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
(2)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见图1)。
图1钻石模型(波特,1990)
其中,“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机会”是指~些突发性因素,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对其它要素的干预。
(3)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提出了经典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其拥有的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进行贸易,双方都能得到益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有较高的生产率,而另一国在所有的产品上生产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时的国际贸易情况。
为了更好地解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大卫·李嘉图(1871)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概念,将其演化发展为比较优势概念。他认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也就是比较优势是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市场机制会把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到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生产率的产业中去。一个国家应专门生产那些自己具有较
高生产率的商品,而去交换那些自己具有较低生产率的商品。
第二、要素禀赋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学者是赫克歇尔和俄林。20世纪初他们发展了比较优势论,提出了要素禀赋论(H—O模型)。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一个区域里,供给量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低;而供给量较少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较高,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高。因此,资本富裕的国家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实现最佳的国际分工,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世界各国趋于统一(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二)国内研究状况
1、产业升级
刘志彪(2000)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它主要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一是在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导向下,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移动:二是在竞争导向下,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移动。Poon (2004)则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低价值产品到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这样一种经济角色转移过程。
2、产业集群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大量的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伴随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萌芽,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的“专业镇”和北京中关村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刘湘辉(2007)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指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若干企业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共享外部经济等好处,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对松散,具有独立自主性但又相互关联,彼此长期维持着非特定合约关系。
北京大学王辑慈教授(2001)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
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3、产业竞争力 (1)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金碚(2003)指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说。裴长洪(1998)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综合能力说。(盛世豪,2003)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效率能力说。张超(2002)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问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第一、产业竞争优势因素。上海杜科院厉无畏(2001)教授提出,产业的竞争力是由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的,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产业组织效率、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学习和创新能力、合作的效率、文化力量以及产业政策的作用等。他强调,产业组织效率从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一是竞争性组织结构,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二是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第二、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金碚(1997、1998)等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由于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因此,可以从对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能生产出可以为市场接受的产品,所以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人手,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