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正常初产妇产褥期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刘 宁,孙国珍,张剑萍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正常初产妇产褥期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3d、出院时及产后3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及产后3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知信行模式对正常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初产妇相关知识掌握全面,产褥期健康行为依从性增强。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2(026)005 【总页数】2
【关键词】产妇知信行模式;护理干预;产褥期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fe-practice,KABP)模式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它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行为改变模式[1]。“知”是了解健康知识的情况;“信”是了解其对知识相信的程度;“行”指是否按照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2]。分娩是女性一生的一大转折点,产褥期是产妇身体恢复、生理和心理调适的过程,也是开始承担并适应母亲角色的重要时期[3],其知识、信念、行为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家庭生活和新生儿的发育。本研究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正常初产妇产后知识、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在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入选标准:①正常分娩;②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③无精神疾病史。排除标准:①产前、产后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②新生儿异常;③有认知障碍的产妇。研究对象中,年龄≤20岁2例,21岁~34岁93例,35岁及以上5例;在社区医疗机构行产前检查的21例,在县及以上医院行产前检查的76例,产前未检查的3例;检查次数≤5次的42例,检查次数>5次55例;公务员18例,农民10例,医务人员6例,教师11例,其他55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8例,1000元~2999元43例,3 000元~4 999元35例,≥5 000元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初产妇在年龄、检查医院、检查次数、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问卷的编制及内容 研究者依据知识和行为理论模式,参考国内外文献[4-10],根据临床经验,在征询专家意见基础上自行设计正常初产妇知识和行为问卷,问卷经5名专家针对各题目的适用性、明确性及涵盖面进行审阅、修改和评定,知识、行为问卷的内容效度(CVI)系数分别为0.873、0.891。对30例初产妇进行了预调查,得到知识、行为2个子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3、0.892。问卷包括两部分:①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产科相关资料;②产褥期产妇知识和行为。A知识问卷:共22项,分为产后一般知识(9项)、婴儿护理知识(7项)、母乳喂养知识(6项),回答“错误”或“不清楚”计0分,回答“正确”计1分,最低0分,最高22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掌握知识越好。B行为问卷:共14项,遵医自我护理7项,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5项,社会角色转变2项,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有完全做不到、偶尔做得到、
基本做得到、完全做得到4个选项,完全做不到计1分,完全做得到计4分,最低14分,最高56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的健康行为越好。
1.2.2 干预方法 于产后第3天、出院时和产后3周分别调查产妇的知识、行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宣教。实验组研究者分析产妇产后第3天的知识和行为问卷,了解每个产妇的知识、行为问题,找到共性问题,于产后3d即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取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和随访教育结合的方式。①个人宣教:对每个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重点内容反复强调,以提问的方式帮助病人记忆,并根据病人的反馈意见改进教育方法。每次教育后用3min~5min时间让病人复述、演示,使宣教和护理更有针对性,从而节约护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②小组式宣教:将有共性问题的初产妇组织到一起由研究者进行宣教,产妇之间可以互相提醒、交流、讨论、提问。讲解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如尿布的更换方法、红臀的防治方法、吐奶后的处理方法等,使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有一定的了解,减轻其焦虑,增加其对新生儿的亲密感;告知办理出生证和预防接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请康复效果好、健康信念足、行为正确的产妇“现身说法”,提高产妇自身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行为;嘱产妇放松心情、增强信心,告知产妇出院后遇到问题可打电话咨询,护士会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信念仍不坚定的产妇及其家属,再次示范并提供文字材料。宣教结束后对初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③随访教育:出院时为产妇建立档案,评估其知识及行为情况,再次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为产妇提供咨询电话,出院后1周~2周对产妇进行电话回访,询问出院后的情况,再次评估其知识及行为情况。通过随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认知,改变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