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4-2024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客观事实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B 的钢瓶中 C D A.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碳元素,但是两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物质的结构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选项A正确; B、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的,通常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易变小,易被压缩,选项B正确;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反应搅拌时加快了分子的运动,加快了蔗糖的溶解,但是由于搅拌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搅拌不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选项C不正确;
D、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酸性溶液中都有氢离子,所以酸的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D正确。故选C。
2.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正确操作方法是( ) A.点燃气体,观察气体是否燃烧
B.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是否变化 C.闻气体的气味,是否闻到有特殊气味 D.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只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无法燃烧的,无法鉴别,错误; B、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如果混有一氧化碳,黑色的氧化铜会被还原成红色的铜,故可以鉴别,正确;
搅拌能加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B.B
C.C
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 D.D
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微观解释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鉴别,况且一氧化碳有毒,最好别闻,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故无法确定是否有一氧化碳,错误。 故选B。 3.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矿泉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B、果酱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错误; C、冰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D、酸奶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A。 4.属于混合物的是 A.碳酸钙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木炭中含有碳以及少量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含有单一成分,或者有唯一的化学式。 5.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B.干冰
C.冰水
D.木炭
B.果酱
C.冰水
D.酸奶
A.试液变红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向右侧倾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易升华,常用作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
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C、氯化钾固体易溶于水,
物质 炭粉 一氧化碳 氯化钾固体 氧化铜 B.B
C.C
杂质 铁粉 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 铜 D.D
试剂 稀盐酸 灼热的氧化铜 水 氧气 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D、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故选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7.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浓硫酸滴到棉布上 B.用金刚石裁玻璃
C.氢气燃烧 D.铁钉生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
A、浓硫酸滴到棉布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金刚石裁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氢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8.甲、乙、丙、丁是四种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实现转化,“—”表示两端物质可发生反应),则甲为
A.NaCl 【答案】C 【解析】
B.NaOH C.CaCO3 D.Ca(OH)2
【分析】 【详解】
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化合物,能转化生成甲,根据题中提供的选项,则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转化生成碳酸钙,其他几种物质一般不能由气态化合物转化而成,丁可能为水,丙可能为氢氧化钙,代入关系图,合理。故选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内的铁粉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去油污,且原理相同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与焦炭无关
D.为了加强食品色、香、味,可大量使用添加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铁粉可以吸收氧气和水,从而对食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食品保质期,符合题意;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去油污,但是原理不同,洗洁精中含乳化剂,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C、焦炭燃烧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焦炭在高温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与焦炭有关,不符合题意;
D、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加强食品色、香、味,但是过量使用食用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作燃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氧气不具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B. 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可用于医疗抢救,属于氧气的用途;
C. 氧元素不属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能作气体肥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D.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宜作为保护气,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故选:B。
11.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4g含钙元素50%(质量分数)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是
B.医疗抢救
C.作气体肥料
D.作保护气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4-2024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