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

三合中心学校 朱国武

【内容提要】计算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针对学生计算失误率较高,教师对教材有疑义的现象,我对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做了深入的探究,试图寻找到一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教材的对比,以及调查研究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小学生计算失误增加:1.编排的影响;2.对练习的研读不够;3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1.我们该怎样解读教材;2.教材计算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3、普通教师需要怎样的教材教学指导。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计算 困惑 原因 反思 建议 一、前 言

在这里我们想透过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些现象,来理智看待现在小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现象

计算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它的准确性影响和制约数学学习的进程和质量,也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面会更大。不少数学教师突然发现以前一直不用操心的计算却成了大问题。学生对计算缺乏兴趣,计算意志力薄弱、缺乏耐心,计算方法不熟练等等,以至于计算失误率较高。不少老师都在问:“这是怎么啦是我们教错了吗”“现在孩子怎么连最基本的计算都不会了”产生类似这样的疑惑。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做了深入的探究,试图寻找到一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生的解题分析

为了解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我采样了三至六年级四个年级八个班级五百多份试卷,以及相应的课堂作业。下面是其中一份六年级期中检测计算题解题采样数据。

三合中心学校期中检测计算题解题统计

全部班级 人数 正确 601 602 603 604 合计 45 42 44 41 172 8 12 6 7 33 百分率 % % % % % 错误不超2题 19 15 16 12 62 百分率 % % % % % 错误不超4题 11 7 10 7 35 百分率 % % % % % 错误一半以上 7 8 12 15 42 百分率 % % % % % 从采样的数据来看,学生计算失误普遍较高。从采样的错误题型分析主要错误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口算不过关

在采样的样本中,学生计算过程中基本口算失误的要占到全部错误40%左右,成了奇怪的现象,在五六年级的试卷

上经常出现十以内加减失误的现象。这结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仅仅用粗心就能解释这么多的失误吗

2.计算方法不熟练

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

反复的巩固训练形成一种基本的技能。像五年级小数除法计算中,一位同学就出现这么多的错题(多是小数位数问题),而且多位同学出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题五年级乘法计算中,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计算,但对×验算却出现了50%以

上的错误。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对乘数是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不熟练,也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验算题意义在哪里

3.没有形成稳固的运算顺序

右边这样的简算题考察的是对乘法分配率的运用,结果却成了运算顺序的测试。学生在简算的干扰下,忘掉了先乘除

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我们的老师不得不要求学生在题上标上“先乘除后加减”。但这样的方法就会避免下次了吗我们是不是在教学中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4.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抗干扰力差 学生的思维直观、单一,抗干扰能力极差,这里的四道计算题,有四年级的乘法,又有六年级的分数除法。学生由于一直在进行乘除法的计算,在应该进行加减的计算上也用上了乘除口诀,这本来是个

各例,但在一次考试中一道题上出现多次就不是个例这样简单了……

5.考核目标没有把握好

学生当计算到÷=……这题时中,出现了大批的错误,我们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是否应该想一想这材料难在计算上还是找循环小数上。学生这做这题的时间在忙什么

6.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的解题结果潦草不规范,明显缺乏耐心与持久力,直接造成了失误率的上升。

(二)教师的教学分析

在统计的501班小数除法测试中,就口算计算全班48人全部答对的只有6人,错误率达66%,计算中这么高的失误率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失误了吗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老师们的计算教学上,在观察了计算教学课堂并与教师们充分的交流后,我们归纳总结大多数教师的一些观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观点一:教材编排不合理

教材编排上突出了计算的综合运用以及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将过去以算理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编排模式成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的学生主动尝试、探究的系列活动。在教材计算内容编排时为了体现这一特点,在内容编排上显得分散不连贯,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整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内容偏多偏杂,其中万以内加减法(1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15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这么多内容与其它内容交替出现,小学生往往学了这样忘了那样,不能有效形成一种稳固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册目录)

教材的计算教学往往与应用结合,在计算教学中涉及到“常用数量关系”“估算策略的运用”“统计知识”等知识。不少教师感言“计算教学和应用题放在一起,不好上!”,这到印证了那句老话“老师难教,学生难学”。

例如:在四年级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只从教材提供的“情境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例题)中,我们会错误的认为教材有意删减了末尾有零的乘法简算,部分老师新授课中回避了这个知识的讨论,殊不知练习设计中教材早已隐含了这样的知识点。忽略了针对练习的分析往往会让我们节节课变得被动,甚至一味埋怨教材的种种“不合理”,造就了计算教学的低效化。

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

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研究三合中心学校朱国武【内容提要】计算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ozu75t3nw8iiwn479cv9uewu2s0a001e0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