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五章-197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章 民族社会分层

作为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而产生的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变迁,掌握民族社会分层的规律,从而促进多民族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应当是其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深入,必然会产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社会要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整合机制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而这些都要以对民族社会分层结构的了解与把握为基础。 第一节 社会分层 一、 社会分层概述

“分层”原指地质结构的不同层面。由于社会中存在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社会学家借用地质学的分层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成为社会学的主要概念和范畴。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序列的不同等级和阶层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也是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等级地位,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阶级”与“阶层”是社会分层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阶层与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富永健一通过对19世纪欧洲型的阶级概念与20世纪美国型的社会阶层概念的比较,认为阶级与阶层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三点:第一,阶级概念,像贵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依据笼统的实在概念,是一元论的概念抽象,而阶层则是依据把实在分为各个侧面来认识的分析性的抽象概念,是多元论的;第二,阶级概念较少考虑社会流动,而阶层则是以个人不断的流动过程为前提的概念抽象,社会阶层无非是这种流动过程的一个瞬间断面;第三,阶级概念没有与实证性的资料解析的方法像结合,阶层概念则是以社会调查为前提,与统计资料解析方法论的开发相结合。

阶层与阶级的本质联系是:二者都是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配置的角度出发的;二者的区别是:阶层是按“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区分的,阶级则是一种按特殊的社会资源——生产资料来分层的结果。在两个概念的包含关系上,过去我们的理解是:阶级是个大概念,阶层是个下属概念,即每个阶级下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再分若干个阶层。但是,按照上面对两个概念的区分,也可以这样理解:阶层是个大概念,而阶级则是一种特殊的分层。因为作为阶级划分标准的生产资料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但不是惟一的社会资源。在当前,阶层概念可以看作一种适度淡化了的阶级概念,因此是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这是因为:第一,在国外一般不存在将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作明确区分的问题,工人阶层与工人阶级、中产阶层与中产阶级,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是,在我国,由于过去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阶级成为一个火药味很浓的概念。第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种革命批判型的社会学,它所主张的阶级概念和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理论,在当时是合适的。而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应当转变为一种维护建设型社会学,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减弱社会冲突和社会张力,增加社会的整合力。第三,我国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能或很难用阶级概念来概括的社会群体,即很难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加以划分。如城市社会分化中出现的各类管理者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群体、办事员群体和自雇拥着群体等,甚至工人群体和私人企业主群体,现在也很难单纯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加以划分。寻求更加合适的、更有概括力又能包容阶级概念内容的范畴已不可避免,只有用以职业为主要原则的,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内容更广

1

泛的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的多元标准的阶层或分层的范畴来加以划分,才比较说得通。

二、 社会分层机制

社会阶层分析就是通过客观描述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拥有各种资源的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差别,揭示资源配置、地位获得的社会机制,分析人与人差异的社会影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这种差别所应有的价值判断,并为社会面对这种差别而应制定出相应的社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分层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有分层和不平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社会学上有三种理论解释:功能主义的观点、冲突论的观点和进化论的观点。

1. 功能主义的解释

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分层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社会需要造成了分层制度,分层的出现是由于需要让难得的天才充当应该让他们去扮演的角色,任务和报酬是公平分配的;分层是共同的社会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也促使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

功能主义着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有一些工作比另外一些工作重要,这些职位要正常运转,就必须要由有资格的人来承担职位。而许多重要职业,如医生、工程师、律师等,都要求接受很多的教育和培训,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何物金钱,因此必须要通过给占据这些重要社会位置的能人提供更多的实质性的刺激(财富、权力和声望)来保证有能力的人愿意为取得承担这些位置的能力和资格而做出牺牲。这样在报酬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社会分层,但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会因此而获益。

但是对于许多社会现象,功能主义难以做出解释。例如,中小学教师、警察等职业无疑很重要,也应当由能力较强的人来从事,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工资很低,结果这些职业对能力较强的人缺乏吸引力,最终后果是社会由此而遭受损失;相反,那些体育、演艺等行业的明星,其社会角色不见得对社会有多重要,但是他们往往获得很高的报酬。另外,对于那种靠先赋性或继承性而不是靠个人女郎而获得社会地位的现象,功能主义的解释也显得苍白无力,社会分层并不能保证让最有能力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是根据各种人出生的环境向他们提供不同的生活机会。一切种姓或阶级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如此。

2. 冲突理论的解释

以马克思经典理论为基础的冲突理论认为,分层不是必然的或不可避免的;是有权势者的利益造成了分层制度,分层的出现是由于群体的征服、竞争和冲突,认为和报酬是不公平分配的;分层是有权势的集团的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妨碍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

冲突者不承认职业报酬的极端不平等对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和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是权力因素保持着社会分层和不平等,一切社会设置,包括宗教、教育和政治秩序一般来说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力,维持社会现状,而不是鼓励变迁和减少不平等。现代冲突理论家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修正,把分层体系中经济以外的因素(如性别、种族和年龄)考虑进来,他们也承认某种程度的社会不平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事实上人们在才能和技术方面确实存在很大差别。但是,所有的冲突家都认为结构性的社会不平等是强者与弱者之间不平等斗争的结果。社会分层和分化所造成的不平等往往是结构性的或群体性的,某些弱势群体社会资源获得权被剥夺,但是,这种剥夺往往被弱势群体的个别成员通过自身的奋斗而取得一定的资源这一现象所遮蔽了。

冲突论者也强调政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维护社会分层现状和不平等的作用。许多现代社会都标榜和鼓励所谓“社会机会平等”下的自我奋斗,但其实质是用某种意识形态或信仰系来为相关的社会安排做辩护,把社会不平等说成是合法的,或者是尽量使它表现得合理、公平并且让人满意。正如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认为的,统治阶级往往通过社会资本和

2

文化资本等因素将其直接的经济统治转化为非经济的形式,从而使其获得合法性。换言之,那些通过既存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获得特殊地位的统治姐姐就,他们不满足于赤裸裸地通过对经济资本的占有来行使其特权,而是通过将经济资本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并将后者定义为:非经济的“和”非功利的“从而巧妙地掩盖其本质上的对社会生活的垄断统治。这样,他们就堂而皇之地将纯粹的实质权力关系网络转变为各种应得权力的和谐秩序,从而为统治确立了合法性。总之,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意识形态,如果被统治阶级和从属阶级共同接受,分层制度就会合法化,社会相对处于稳定状态,但如果从属群体接受这种意识形态,阶级冲突就会随之而来。

3. 进化理论的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G..E. 伦斯基等理论家,对冲突论和功能论者之间的论战进行了综合,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对分层做更准确的分析,另外,也有必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分层,因为分层的特点是随着时间变化的。进化的观点认为:有些分层可能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但许多都不是;是社会的生存方针造成了分层制度,有些任务和报酬是公平分配的,但许多都不是公平分配的;分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有必要鼓励难得的天才,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冲突;分层的基础是在价值标准上有某些一致之处,但它主要表现为有权势者的价值标准;有些分层促使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但许多是妨碍了它发挥功能。进化观点也认为,既然社会分层是由社会创造出来的,那么从原则上说,社会分层也必定可以有社会来加以调节和改变。

小材料 贫困的社会功能 甘斯(H.Gans)用功能主义的观点分析贫困存在的原因,认为在不贫困的人看来,贫困是有其功能的: 贫困确保那些脏活有人干。如果没有穷人去拖地板、倒便盆,要想让人做这些事就必须付给很高的报酬。 由于穷人需要的工资很低,因此贫困使有钱人生活得更舒服,为他们提供了厨师、园丁和其他干家庭杂活的佣人,从而使富人自己能去从事更加惬意的活动。 贫穷为许多非穷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警察、福利工作者、当铺老板和政府的官僚。 贫穷还为劣等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市场——从隔夜的面包和变质的农产品到质量低劣的衣物,以及无能的医生和律师提出的建议。 贫困使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合法化——因为穷人的命运似乎进一步证实了他们所缺少的品质是多么重要——节俭、诚实、一夫一妻和以辛勤劳动为乐的美德。 穷人也具有直接的文化功能,如由他们或为他们而创造的文化有时会被更多的富人所采用。 穷人的存在有助于保证非穷人的地位。 穷人有助于那些在社会等级中稍高于他们的群体的向上流动。 穷人的存在使得贵族有事可做并使贵族的持续存在合理化,实际上贵族也通过对穷人的慈善事务显示其优越性。 由于穷人缺乏权力,贫穷还提供了一群承受由于变革和增长而带来的损失的人。例如,穷人承受着由自动化带来的沉重的失业压力,当需要为修筑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寻找路线时,拆毁的往往是穷人的住房,而不是富人的住房。 穷人使得政治进程趋向稳定。由于穷人投票和政治参与率都低于其他群体,因此政治系统往往忽视他们的存在。 穷人在坚持传统社会规范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贫困只是美国不平等的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有不可抵御的政治压力来保持着这种不平等状况,而穷人在政治上是无力改变这一经济制度的。 资料来源:Herbert Gans,1971,“The Uses of Poverty:the Poor Pay All”,see E.L.Howard(edited),Classic Readings in Sociology,Wadsworth Group,2002. (二)社会阶层分析的标准和原则

了解一个社会的阶层结构状况和判断个人和群体属于哪一特定阶级阶层,社会学一般

3

用客观法、声望法、主观法等方法加以研究。客观法就是根据收入和财富的多少、工作类型、受教育程度等客观标准进行量化分析,将人们划归到一定的社会阶级。声望法是让社区成员指出其社区内的阶级数量与性质,并让他们说出社区成员所属的阶级位置,这种方法适用于人们相互认识的小社区。主观法是让人们对自己在社会阶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社会阶层分析中,除了分层方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分层标准。分层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以外显地位为划分阶层的标准,如职业这种划分可以描述人口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另一类是以潜在地位为标准,如收入、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以此可以了解人们内在素质的垂直分布状况及其对人们的影响。社会分层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标准来划分,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传统,对社会阶层的划分读采用了多元的分类原则或标准。

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有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其他标准还有家庭背景、居住地域、民族身份、宗教、性别甚至年龄等。选择分层标准的原则是看它是否与分配过程有关系,或者对分配关系哟多大的影响。例如,就性别因素而言,社会学家由于是把家庭而不是个人作为分层系统的基本单位,因此忽略了以性别为基础的阶级系统,这种分析模式适合于农业社会,但在先进的工业社会,由于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冲突的依附角色,因此分层分析中不能不考虑性别的作用,不过也不能认为它是很明显的因素;年龄对分配过程确实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从长远来说大多数人都要经历同样的生命周期,因此在分层分析中年龄因素往往被忽略。在社会分层研究中,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研究目的和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层标准。

结合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情况,借鉴国外研究中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划分应当考虑这样几个原则:

首先,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强烈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职业结构和人们的职业位置,影响着人们因职业属性变化而发生的阶层属性的变动,因此,职业原则在当代社会成为阶层结构划分的主要原则。其次,社会转型期的特征是阶层划分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中的分配权和市场能力因素同时影响着整个社会中的资源分配的平等关系,转型社会的制度条件应该作为阶层划分的重要参考因素。最后,阶层的划分也要考虑到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向前推进、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以及体制外单位的发育和发展,使得管理权威、技术能力与文凭资格等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且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中重要的阶层划分原则。

第二节 民族社会分层状况

一、民族社会分层概述

在所有的社会中,个人和群体都是分化的,并且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某种等级体系中排定位置。社会阶级和民族是这种分化的主要根源。

民族社会分层或民族分层,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的以民族为基本分野的社会阶层划分的现象。一个国家内多个民族群体之间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会存在差别,一些民族因为各种原因占据了社会中的优势地位,而另一些则因为种种原因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56个民族之间存在着许多事实上的差距。这些差距有的基于自然因素,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复杂的社会因素而产生。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的社会学著作,尤其是概论性的社会学教材,都很少涉及民族现象。在大量的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研究中,也很少将阶级阶层与民族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所谓民族社会分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二是民族地区的社会分层(包括个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三是单一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以下

4

分而述之。

(1)多民族国家内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阶层分化分析。地区之间各民族的阶层状况,可以通过分析各地统计数据或实地调查来加以研究。从我国民族分别特点看,由于个民族所居住的地区在自然环境、人口密度、民族构成、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 差异,客观自然条件和历史社会原因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之间在收入等各方面较大的现实差距。这种在收入等方面的民族差距,实质上反映的是地区差异,但由于以跨地区的民族差距的形式表现,人们任然会以民族差别或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来看待这一差距。因此,地区发展差距所客观形成的民族之间的分层结构对民族关系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这方面的民族社会分层,对于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不可或缺。

(2)民族地区社会分层结构分析。即比较分析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阶层状况。民族地区的社会分层,无论是否与民族因素有关,都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有密切联系。

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收入等方面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社会成员自生的知识技能与生产经验不足,还是当地在制度和政策上存在民族歧视。如果这种差距是由于制度和政策性歧视所造成的,如种族的隔离制度或就业上的民族歧视政策等,存在着以民族为单位的“法律上的不平等”,那么劣势民族必然非常反感,认为不可接受并要求改变这些不平等的制度与政策,民族关系就会十分紧张,如果这一差距是由于个人素质(如教育水平、努力程度等)所造成,由于某个民族群体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存在着“民族分层”的结构,但是并没有制度或政策的歧视,即民族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这种情况劣势民族比较容易接受,但也有迅速改变这一态势以达到“事实上平等”的迫切愿望。虽然这种收入方面的族际差异并不是民族之间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但是强势民族和政府也有义务帮助弱势民族,以实现共同发展。

(3)单一民族内部社会分层分析。少数民族组成群体或个体时,由于各种社会性或个体性原因,民族内部必然也会出现社会分化现象。

因个人因素引起的个人之间职业和收入的差异,与这种整体性的“结构性”差异分属于两个范畴。由于个人原因,每个民族的成员中都会有穷人和发展不顺利的人,这与“民族平等”没有关系。如果不存在对于一个民族在受教育、就业、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化歧视(民族或种族歧视),就不能说在法律上存在着民族不平等,当然,与一般社会分层一样,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不仅仅是个人因素的结果,也有阶级阶层结构再生产的因素。如果这种分层造成群体间差距过大,民族内部个阶层也会发生严重的社会冲突。

通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结构性比较分析,就可以了解民族之间发生的矛盾中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文化与认同意义上的冲突,又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社会分层效应带来的贫富矛盾。这些民族间的结构性差异和特征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各民族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适应能力,这一适应能力无疑会影响当前各民族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改革成果所能分享的程度,而这种参与程度无疑会对民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我国民族社会分层结构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影响,政治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政治关系的根本特征。不仅汉族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压迫,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状况,少数民族内部还存在着阶级压迫,被压迫者完全没有政治权利。新中国成立后,取消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政治平等,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由于各民族、民族内部的集团以及个体所能实际支配的各种资源不同,影响力也各有不同,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实质上是以政治为标准的身份分层,各民族成员被分成所谓

5

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五章-197

第五章民族社会分层作为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而产生的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变迁,掌握民族社会分层的规律,从而促进多民族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应当是其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深入,必然会产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社会要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整合机制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而这些都要以对民族社会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owr49jm951h1yk7phhy1xkfw968dk01av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