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认识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族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重点 难点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14
火 把 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2[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3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②这几句话写了什么?]
4??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③这几句话写“我”为客人准备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彝家人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他们一起欢度火把节,并巧妙地交代了彝家人过火把节所准备的东西。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5[④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段导读:本段写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准备节日饭菜的情景。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6[⑤“欢乐的海洋”写出了怎样的场面?]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 1 2 3
知识点详解 ?
①排比。表现了“我”的好客。
②写了“我”为客人准备好了彩衣、头帕、披毡和花包等民族服装。
4
③写“我”为客人准备好了食品。
5
④这段话十分细致地描写了人们过节前的准备。“不约而同”“兴高采烈”“穿上”“忙着”等词语表现出一种
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气氛。
6
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jī)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段导读: 本段写日上三竿时,彝家人举行斗牛的情景。
7??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⑥“人声鼎沸”一词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段导读: 本段写彝家人举行摔跤的情景。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
8[⑦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沸
腾”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段导读: 本段写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点燃火把的壮观场面。
9
看,熊熊的篝(ɡōu)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
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
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10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⑨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11[⑩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段导读: 本段详细地描写了彝家人举行火把节的盛大、热闹的情景。 第二部分 (第5~10自然段):介绍了彝家人在火把节上的五个场景,说明了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12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但是,勇
(huánɡ)虫。它们噬(sh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13[
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yín)威。[“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品德?]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灭掉
⑤形象地写出了斗牛场欢乐热闹的场面。
7 8 9
⑥表现了摔跤场上热闹而欢乐的场面。 ⑦表现了火把节壮观、盛大的场面。
⑧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火把节的热闹场面。 ⑨这句话表达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⑩难句解析:这句话表达出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这句话说明了蝗虫的可怕。
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10 11 12
13
了“天虫”,保护了庄稼。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14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段导读: 本段写了火把节的来历。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段导读: 本段写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段导读: 本段呼应了开头,表现出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第三部分 (第11~14自然段):介绍了火把节的来历和它的象征——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字词卡片。
一 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
1.欣赏一组有关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如:有关民族服饰的,有关民族传统节日的。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2.在我们这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有着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文化,它们是那样的熠熠耀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彝家人那特有的风情。板书课题。
3.简介彝族及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在火把节上一般要举行斗牛、赛马与摔跤等各种竞赛娱乐活动。夜里点燃火把,穿行田间,驱除害虫,并喝酒、唱歌跳舞。
4.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文中会写什么内容?(让学生猜测,引起阅读期待。)
二 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头帕 披毡 宰 山寨 矫健 摔跤 熊熊 嫉妒 蝗虫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淫威:滥用的威力。 矫健:强壮而有力。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4
(3)重点指导。
“寨”最下面不是“小”,而是“”。
“淫”最后一横为短横,“宰”倒数第二笔也是短横。 (4)区分“矫”和“娇”。
矫:强壮,勇武。 组词:矫健 矫若游龙
娇:(女子、小孩儿、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 组词:娇娆 娇小 娇气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4.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四 交流收获,质疑问难
1.交流自己初读后的收获。
2.提出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或者提出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梳理问题,解疑存疑。
(1)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解答部分问题。
(2)存疑,期待解答。为什么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发出了四次邀请?
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体会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彝家火把节图片。
一 回忆课文,明确问题
1.快速浏览全文,重点品读第1~4自然段。 2.作者称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谁理解“盛典”的“盛”和“典”各是什么意思?(盛:盛大、隆重。典:郑重举行的仪式。)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那么,“盛”和“典”究竟体现在哪里?再次仔细读书,深入感受和体会。
二 研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悟理解“盛典”的“盛”
1.默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教师板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
(1)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饭菜。
从“兴高采烈”“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
(2)斗牛。
“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欢乐。“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的精彩。
(3)摔跤。 从“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4)点燃火把。 从“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从“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5)围着篝火跳舞。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了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欢乐与幸福。
2.学生自己再读,找出体现“盛”的依据。拿笔圈画,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教师提炼归纳总结。(准备充分,全员参与;活动多,场面热烈;范围广,时间长;内心欢乐,充满激情。)
4.这样的节日,每个人都会喜欢。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场面,用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以“围着篝火,尽情狂欢”这个场面作为例子。指导读书,读出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表情、神态,加深理解。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人们那欢乐的心情,尽情释放的激情。)
(2)学生用上面的方法,阅读喜欢的其他场面。
5.这样学习,不仅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就学会了阅读。那么,“典”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理解呢?
(二)感悟理解“盛典”的“典”
1. “典”既然是一种郑重举行的仪式,那么就一定有它产生的原因,谁知道火把节产生的原因?(纪念英雄,纪念胜利,庆贺丰收。)
2.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个传说中想到了什么?先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学生交流读书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想象彝家人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怎样与蝗虫作斗争的情景,想象他们在艰苦奋战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我们从彝族人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他们举行斗牛、摔跤比赛,是为了让英雄和先人们的勇敢和不屈精神代代相传;举起火把满山遍野地奔跑,是为了仿效先人烧蝗虫,庆贺五谷丰收;点起熊熊的篝火尽情狂欢,是为了纪念胜利,表达他们内心的欢乐。这早就成了一种制度,一种礼仪。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火把节的盛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三)感悟理解“盛情”
1.作者作为一个彝家人,怎能不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呢?所以,他向大家发出了四次邀请,这是一种什么情?(盛情。)
2.作者的这种情,还体现在所做的充分准备。齐读第2~4自然段,哪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从重复出现的“我为你”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热情、好客。)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热情、好客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