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培养了三个学习习惯: 、 、 。 2、(1、《老师,你好》) “古今中外, !地北天南, !”改成陈述句是: 。
“笔尖飞舞,那是 ;笑语盈盈, 。”其中,“春蚕”比喻 ,“理想的丝线”比喻 ,“甘露”比喻 。 3、(2、《但愿人长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用课文中的“
”来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课文中的“
”来解释。诗句中的“此事”指的是“ ”;“婵娟”在词中指美好的月色。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4、(3、《古诗两首》)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样写到: 。前两句的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和”指和谐、协调。“镜”指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唐代诗人李白在《峨嵋山月歌》中这样写到: 。
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后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江而下驶向渝州了。“夜发”指连夜出发。“下”指顺流而下。诗中有五处地名是 。 5、(4、《秋天》)
秋天如同 , ;秋光如同 , 。走在秋天,头顶有 ;捡一片黄叶 , 。
6、(《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 。 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从此,天安门广场 。到2009年国庆节,新中国已经成立了60周年了。
清晨, ,天安门城楼在晨曦中 。 ,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起升起。第二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五星红旗每天与旭日一起冉冉升起;二是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 。入夜, , , 天安门广场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 , 。
, ,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 7、(6《徐悲鸿励志学画》)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 , ,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是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功夫”指时间、精力。“有心人”文中指徐悲鸿。“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长着眼睛辨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8、(7《虎门销烟》)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于 年 月 日,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它向全世界表明, ! 9、(8《泉城》)
这些泉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有的 ,听起来如 ;有的 ,听起来如 。这句话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写出了泉水的奇丽。
珍珠泉十分神奇,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 。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 , , ,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10、(9《九寨沟》) 每当天气晴朗时, 、 、 、 ,都 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 ,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 ”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 ,由此形成的 ,宛如 , , 。
“雪峰 , , ,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 的人间仙境啊!”这一段在文中起了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11、(10《田园诗情》) 荷兰,是 之国, 之国,也是 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牛犊跑前跑后,活像 ;老牛仪态端庄,好似 。 的村野乡间,是 的郁金香。 的牲畜, 的低地, 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 闪烁着 。
12、(11《桂花雨》) 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生活再舒适,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比不上家乡的生活舒适,表达了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 13、(12《开天辟地》) 临死的时候,它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 ,发出的声音变成了 ,左眼变成了 ,右眼变成了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 ,筋脉变成了
,皮肤变成了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 。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 , 了天地, 世间万物。 14、(13《普罗米修斯盗火》) 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他们围着着火堆载歌载舞,,尽情挥洒着他们的喜悦,男人杀猪宰羊,女人孩子捡取树枝,烤肉的香味飘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