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01-83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施日期:1984年3月1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施工准备 第三章 土方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第三节 挖方 第四节 填方
第五节 基坑(槽)和管沟 第六节 雨期施工 第七节 冬期施工 第八节 边坡加固 第四章 爆破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起爆方法 第三节 一般爆破 第四节 其他爆破 第五章 工程验收 附录一 土的分类
附录二 土的野外鉴别法 附录三 土的名词对照表
附录四 临时排水沟内水的允许流速表 附录五 击实试验
附录六 粘性土或排水不良的砂土的最大干容重计算公式
附录七 几种主要起爆材料的技术性能
附录八 常用炸药的组成、性能和爆炸参数值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方与爆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修建厂区内铁路和公路专用线的土方和爆破工程,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专门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不适用于竖井、沉箱和洞库工程。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质的土方工程,应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第1.0.2条 土方与爆破工程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机械化施工。
第1.0.3条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孔等,应加以保护。如因施工必须毁坏时,应事先取得原设置单位或保管单位的书面同意。
第1.0.4条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线的地段进行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时,应事先取得管线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如在埋设有电缆的地点挖土,还应有电缆管理部门的代表在场。
第1.0.5条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时,必须遵守国家、部或省、市、自治区有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 施工准备
第2.0.1条 在组织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当地实测地形图(包括测量成果)、原有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竣工图、土石方施工图以及工程地质、气象等技术资料,以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应提供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测量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注:①实测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为1:50O~1:1000;
②土石方施工图:方格网边长一般为10~20m;横断面间距一般为20m,地形复杂处另增加断面。
2
\\\\
第2.0.2条 土方与爆破工程应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应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测放的建筑界线、街道控制桩和水准点测量。
第2.0.3条 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应在施工前妥善处理。
第2.0.4条 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措施。 在陡峻山坡脚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第2.0.5条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
开工前应作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并开辟适当的工作面,以利施工。
第三章 土方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3.1.1条 土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土方调配应尽可能与当地市、镇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
注:土方的平衡计算,应综合考虑土方量的各种变更因素,如土的松散率、压缩率、沉降量等。
第3.1.2条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第3.1.3条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第3.1.4条 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台设计要求。平面挖制桩和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第3.1.5条 夜间施工肘,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第3.1.6条 采用机械施工时,必要的边坡修整和场地边角、小型沟槽的开挖或填土等,可用人工或小型机具配合进行。 第3.1.7条 本章有关填方和基坑(槽)、管沟回填的各项规定,均指设计有压实要求的填土。
第二节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Ⅰ) 排水
第3.2.1条 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山区施工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排水系统和山地植被,如需改变原排水系统时,应取得有关单位同意。
第3.2.2亲 临时排水不得破坏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方的边坡,并注意不要损害农田、道路。
注:①临时截水沟至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应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小于3m; ②临时排水沟至镇方坡脚应有适当距离,沟内最高水位应低于坡脚至少0.3m。
第3.2.3条 在山坡地区施工,应尽量按设计要求先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阻止山坡水流入施工场地。沟壁、沟底应防止渗漏。
在平坦地区施工,可采用挖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场地。
第3.2.4条 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纵向坡度、横断面、边坡坡度和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于小3‰;,平坦地区不应小于2‰,沼泽地区可减至1‰;
二、横断面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按照施工期内最大流量确定; 三、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一般为1:0.7~1:1.5,岩石边坡可适当放陡;
四、出水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应保证排水畅通。排水暗沟的出水口处应防止冻结。
第3.2.5条 临时排水沟内水的流速不宜大于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必要时,在下列地段或部位应对沟底和边坡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一、土质松软地段;
二、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 三、跌水处;
四、地面水汇集流入沟内的部位; 五、山水口处。
第3.2.6条 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如山坡陡峻、地下有溶洞、边坡上有滞水层或坡脚处地下水位较高等)有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方案进行排水。
(Ⅱ)降低地下水位
第3.2.7条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挖方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和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相结合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采用正铲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挖方时,应使地下水位经常低
4
\\\\
于开挖底面不少于0.5m。
第3.2.8条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
二、基坑(槽)底、排水沟底、集水坑底应经常保持一定的深差; 二、集水坑应与基础底边有一定距离,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 四、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应设置排水池,将水引出坡面; 五、土层中如有局部流砂现象,应采取防治措施。
第3.2.9条 采用井点降水时,应根据含水层土的类别及其渗透系数、要求降水深度、工程特点、施工设备条件和施工期限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