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自主探究
1.读一读:通读教材第17—23页,明确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要求】
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1.3规定的“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 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基本概念和观 点:
一、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特征。
能力: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运用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革命批
判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
2.填一填: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 、 和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其中主要是 。 (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和 有机的统一, 和 的有机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基础上的 和 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是 的理论,它随着 。
(6) 、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7)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
马列主义、 和 ,是 。 3.想一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探究思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本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探究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你谈
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它给你的启示。
探究三: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
己“与时俱进”的品格?
2.释疑解难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提示:科学性是和客观性、真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它要求科学的观察者排除一切有关个
人或集体的利益、愿望等价值判断,采取一种真正中立、“大公无私”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革命性通常是指一种价值批判性,即基于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和愿望对社会展开的批判。科学性和革命性也就是通常哲学中说的“事实”和“价值”。
3.巧建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哲学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回答1—2题。
1.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 )
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的成就 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5.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性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二)双项选择题: 7.恩格斯说:“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任何哲学都是( ) A.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B.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社会变革的先导
8. 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 ) A.是世界的本原
B.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D.是“科学之科学”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
A.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 B.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
C.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完全形成 D.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构建完成
题号 答案
(三).简答题
10.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