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学业水平检测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表达(本题共6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 ),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__________,“照搬不走样”,倒是要__________,“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__________。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__________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现出来,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有一个过程,即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 B.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 C.这一过程是指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
D.神圣经典,要经历一个由普通著述转变而来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A项“有一个过程”主语残缺,而括号前的内容显然不能作它的主语,所以补写后句子前后衔接不畅。C项“这一过程”过于突兀,前文并未提及“过程”,故衔接不畅。D项“神圣经典”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句,与括号前一句中的“经典”的提法不一致,显得突兀,衔接不畅。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云亦云 揆情度理 清规戒律 口耳相传 B.亦步亦趋 审时度势 金科玉律 口耳相传
名校名师整理 助你一臂之力 1
2024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C.人云亦云 审时度势 清规戒律 耳提面命 D.亦步亦趋 揆情度理 金科玉律 耳提面命 答案 B
解析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根据横线后的“照搬不走样”可知,符合语境。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依据后文“照搬不走样”可知,这里是侧重“做”,而不是“说”。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不合语境。审时度势: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符合语境。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含贬义,用在这里褒贬不当。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符合语境。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不合语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的。
B.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C.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D.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是很大程度上“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决定的。 答案 C
解析 画线句子存在的语病是句式杂糅和搭配不当。“是……取决于”是“是……决定的”和“取决于……”两种句式的杂糅;“资源被……发现出来”搭配不当,应改为“资源被……发掘出来”。A项句式杂糅。B项“资源被……发现出来”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是”应放到“很大程度上”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词人温庭筠在《更漏子》一词中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读来便被清冷的愁绪萦绕,挥之不去。②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便将纷茫如雾的天涯沦落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较之浓烈如酽的离愁别绪,我更钟情于北宋婉约词宗师晏殊笔下的梧桐,它“叶若碧云,伟仪出众”,它“可以为琴,春秋和声”,即便钩月高悬湛湛天幕,寂寂清秋牢锁深院,它依然翩翩君子一般气宇轩昂、清高傲岸。
答案 (示例)①自古梧桐尽悲秋 ②无独有偶
名校名师整理 助你一臂之力
2
2024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陶渊明和杜甫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内容前后保持一致。(4分)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文学家的心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流露出曹操对贤才志士的殷切期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陶渊明冷静的人生抉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显示出杜甫普度众生的广阔胸怀 二、文学常识与背诵默写(本题共2小题,12分)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格律上看,唐宋以来的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古体诗又叫古风,用韵比较自由,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分五言和七言,格律严密,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B.每首词都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如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都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按照风格,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C.“永遇乐”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标题,有揭示内容的作用。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 答案 D
解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古诗十九首》”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陶渊明集笺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的感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4)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名校名师整理 助你一臂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