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闻一多先生写文章一丝不苟,用词造句反复推敲。
2 .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加点词“到”的词性为动词)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共产党员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加点词换为“坚强”语意不改变)
3 .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排比)
B.“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借代)
C.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阿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排比)
D.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
4 . 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即使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是消息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完成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第 2 页 共 10 页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5 . “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事这理这人”分别指什么。 6 . 本文选自冯冀才的《俗世奇人》,说说文中苏七块的“奇”表现在什么方面。 7 . 文章最后以苏七块赠药还钱结尾,有何作用? 8 . 从词语运用或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予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9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敖丹娜、段雪莲)当地时间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②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日中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伦达尔当天在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了获奖结果:“诺贝尔委员会卡罗琳医学院评审委员会今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敏,以表彰他们在创新丝虫病疗法方面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疟疾新疗法方面的贡献。”
③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生于1930年,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带领科研组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运用现代科技,发掘中药的活性,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
第 3 页 共 10 页
素和双氢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治疗疟疾的“基本药品”目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扬·安德森在评价屠呦呦的医学发现时表示:“早在1700年前,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就已经存在。但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如何确定青蒿中哪些是有效的,以及如何提取这些有效,这可以说是医药研究创新的范例,这一成果最终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实现了此类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④几千年来,寄生虫病一直困扰人类,成为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获奖者都在寄生虫疾病疗法上作出了革命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汉斯·福斯贝格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意义巨大:“寄生虫疾病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即使在今天,它仍旧困扰着世界上亿万易感染人群。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敏的医学发现为我们抗击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提供了革命性疗法;而屠呦呦的发现为抗击疟疾提供了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案。”
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当天也表示,3位获奖者的医学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完全符合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诺贝尔奖的宗旨是表彰那些为人类福祉作出了贡献的人,从这点上来讲,我想他们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医学新疗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有效预防了残疾的产生和传染病的扩散。同时,它们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3位科学家,我想诺贝尔本人也会赞同的。”
⑥据了解,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88万美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获得一半奖金,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另一半奖金。
(1)这则消息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数字的表达效果
①早在1700年前,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就已经存在。 ②即使在今天,它仍旧困扰着世界上亿万易感染人群。 (3)第④段中引用汉斯·福斯贝格教授的话,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⑤段,说说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能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有哪些? (5)第⑥段是新闻的结语,有人认为这内容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三、句子默写
10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第 4 页 共 10 页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十二月,先府君即世①,母哭而濒死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②,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貌。铨③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自为蒋氏妇,尝以不及奉舅姑盘匜④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母、哭父、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母曰:“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鸣机课夜⑤,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
銓于是退而语画士。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以请求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与人为善者。
(注释)①先府君:指作着已经去世的父亲。即世:去世。②己巳:指1749年(乾隆士四年)。③铨:作者的自称。④不及奉舅姑盘匜(yí):意思是赶不上侍候公婆,匜,古代舀水、注水的用具。⑤鸣机:织布时机声(指纺车)鸣响。夜课:督促(小辈)夜里做功课。
1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凡百余言/凡三往,乃见
B.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未亡人欠一死耳/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D.铨于是退而语画士/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2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第 5 页 共 10 页
2019-2020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II)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