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新课标,2014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复习要求]: 1、 2、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

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

质。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实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相互关系 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概念 来的性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实质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实例 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确定 区别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 出的性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关系 [课堂练习]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达标测试卷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24分)。 1.如图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图1-1)

2.“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 )

C.复分解反应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纯碱溶液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当发现厨房中的燃气灶漏气时,应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 C.冬天用炉火取暖时,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波尔多液可用铁桶盛放

5.某农科所试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调节土壤pH,同时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 )

( )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有利于植物的呼吸 B.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C.代替氮肥 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6.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燃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后的括号里打“√”,错的打“×”第小题2分,共14分)。

( )

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反应

( )

4.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5.质量守恒定律只符合部分化学反应。如: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这两者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6.空气可认为是一种溶液,溶剂是N2,溶质是O2、CO2、稀有气体和其他杂质等( ) 7.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 + HSO4

( )

三、(1、2、3、4小题每空2分、5小题每空3分,共38分)。

1.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家老俩口身体突然起火化为灰烬。这种奇怪的“人体自焚”现象虽然至今仍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人体自焚”是一种 变化。

2.给你一件物品,通过人体各器官或借助常规仪器,你就可能指出这件物品的物理性质,你应该从这件物品的 、 、气味、 、沸点、硬度、 等方面来描述。例如:给你一支粉笔,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性质吗?至少说出四点: 。 3.一般而言,物质的用途由其决定,物质的性质包括 性质和 性质,其中后者仅凭感官无法知道,必须通过 才能显示出来 。

4.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彩图,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不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能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 (2)一种有机物的燃烧 ; (3)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教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2014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要求]:1、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o4g40jk069d31q9p63i6j6mw9sjhs00ds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