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盐城市第一中学 刘锋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 技能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 教材,笔记本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他要面向大家,然后我们请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析!(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畅所欲言!!!) 我们分析一个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呢?
给我们的感觉;整体的形式、姿态;你所了解他的一些信息(个人或社会);他与你或其他同学或老师比较而言结论:
结论:为什么不同的同学观察的结果不一样?
因为不同的同学,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故而得出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才可以正确的观察和欣赏一个人或一件美术作品呢? 二、初步观察
出示图片《蒙娜丽莎》
问题: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从作品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讨论,记录,发言
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
提问3:我们的发现和书中图表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
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
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幅作品。一副画的美不但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你去细细品位。 师:怎么品味?离不开我们的眼睛。如何运用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话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三、赏析探究
师: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沙漠中遇到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小王子求他画一只绵羊,这个人努力地画,有角的、没角的、生病的……但怎么画,小王子都说不对不对,最后那人画了一只箱子,箱子上有个洞,并告诉小王子他要的羊就在这个箱子里。小王子非常满意,说:“这就是我要的羊。”
师:提问:我们能否从这个有趣的、富有哲理的故事中悟出一点道理呢? 生:思考回答
1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师:小王子要的不是他眼睛所看到的绵羊,而是他心里想象的绵羊。眼睛看到的,实际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
我们欣赏一幅作品,同样不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尝试多角度的来进行观看和欣赏。 (课件映示四种鉴赏方法并逐一讲解。) 感悟式鉴赏
1、 师:投影中国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生:谈初步印象:画面上有什么?静下心来仔细看,你有什么感受? 2、 师:准备两段乐曲,请学生欣赏并为该画配乐。 生:讨论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画配乐
生:结合书中图表再谈欣赏感受。
3、 师: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
结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形式鉴赏
1、 师: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线条、色彩、材料、构图、形体等。 课件映示教材第4页“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
和感悟式鉴赏相比,形式鉴赏理性的成分要多些,侧重于形式分析。 2、 师:课件映示莫奈《莲池》。
师:简要介绍: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莲池》是他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画笔表现出一幅睡莲小桥的美景,给人的眼睛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 生: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
色彩:斑斓。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3、 完成思考与交流:
师:课件映示三幅作品:《秋的节奏》(波洛克)、《九色鹿》(敦煌壁画)、《红楼梦人物》(张明山)。
同时映示连线题,请学生完成 生:思考回答 社会学式鉴赏
1、 师:课件映示《写生珍禽图》(黄荃) 提问:画家画了些什么? 生:鸟,乌龟,知了等 师: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生:无
师:画家为什么这么画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2、 师:课件映示《夜巡》(伦勃朗) 提问:仅靠观察能否完全了解该作品?
3、一件美术作品,除了了解它的外在内容,构成形式之外,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 美术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与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是离不开的。如果我们可以从文化背景或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去思考和考察,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该作品。
2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4:引导学生看书中对两幅作品的分析 生:看书理解
观察、思考并分析两幅作品所反映的相关文化社会背景
5、师:如果仅靠观察无法完全理解作品,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了解。
6、师:感悟式鉴赏侧重情感,形式鉴赏离不开观察,而社会学式鉴赏更需要探究,光凭想象是不够的。 比较式鉴赏
1、师: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来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横向: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
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横向的,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手法去表现;也可以纵向展开,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下,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 2、师:课件映示书中图例。《丽人行》(傅抱石)、《宫女》(林风眠) 同时映示书中图表
题材 材质 构图 线条 色彩 人物 画风 丽人行 宫女 A皮纸 B生宣 C公主、宫女出行 D宫女群像 E长方形(卷)、空灵 F正方形(镜心) G简练流畅、潇洒 H细劲园转、舒缓 I明丽、清雅 J忧郁、强调冷暗 K拉长变形,宁静 L面目丰盈、秀美 M典雅抒情 N格调高古 生:口头完成填表
3、师:通过比较式鉴赏,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培养以联想思维去认知事物的学习方法。但是,比较式鉴赏要在熟悉作品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并且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比较。 四、练习反馈
师:再次映示《梦娜丽莎》。请学生用四种鉴赏方式对该作品进行重新鉴赏
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鉴赏。思考探讨,并将讨论结果整理以表格的方式记录 师:播放相关影音资料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生:交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附)课堂练习反馈表
班 级 小组成员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看过作品之后想到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