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
重商主义产生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盛行于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该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进口(尤其是奢侈消费品)。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且金银有限,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之上的。 (1)个人财富或国家财富的多少基于他所持有的金银的多少,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2)对外贸易是金钱的重要来源。出口――金钱流入;进口――金钱流出; (3)国家应干预经济,促进出口,增加财富。
二、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理论意义:重商主义至今仍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如“限入奖出”原则依旧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信奉的教条。在鼓吹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于本国的重要产业仍给予严格的保护。
当社会总需求低于生产能力时,促进出口政策,对特殊行业的保护,也适用于贸易保护政策。
2、不足之处:
(1)从贸易政策取向看,重商主义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这实质上阻碍了贸易的发展。这意味着自由贸易永远不可能。
(2)重商主义仅把注意力放在流通领域,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而忽视了对生产领域的研究。
(3)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博弈。
(4)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因为货币积累不一定意味经济繁荣。
(5)从理论上看,存在一种自动调节机制使一国不可能永远保持贸易顺差。(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转机制)
当出口大于进口时→货币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国内物价上涨→出口竞争下降→贸易顺差缩小或者消失→出口=进口
重商主义出发点是追求贸易顺差,最终又将使贸易顺差消失,因此,这也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
斯密是英国经济学家,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776年斯密发表了经济学巨著《国富论》,在这部书中,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
一、绝对优势学说的基本内容
1、绝对优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处于绝对优势指生产该商品需要投入的劳动绝对水平低于贸易伙伴国,或者说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贸易伙伴同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2、绝对优势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假设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2)资源禀赋相同
(3)劳动力同质、充分就业、劳动力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6)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且存在差异 (7)商品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8)货币没有用做媒介 二、绝对利益学说的数学说明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如下表:
A B A B X 1 2 X 3 0 Y 2 1 Y 0 3 国际贸易前 国际分工后
可以分工前看出A、B两国的劳动耗费(各为3单位)、两国的产品消费(每个国家消费X、Y产品各1单位)和全世界(A+B=W)在生产中的总劳动耗费(共6单位)及全世界X、Y两种产品的消费(共4单位)。
国际分工后: 按照绝对利益原则,A国将3天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X产品共3单位,不生产Y产品;B国将3天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X产品共3单位,不生产Y产品。可以看出,在总劳动耗费不变条件下,与分工前相比,世界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整个世界福利水平提高。按照1X:1Y的国际交换比率,A、B两国的消费均有所增加,两国福利水平皆提高。 三、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1、斯密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清晰的逻辑关系。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因此,从贸易政策角度来看,各国应出口自己具有最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
国际贸易――-价格差―――成本差―――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2、斯密认为财富应以商品的生产来衡量,而不单纯是金钱。 3、斯密认为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4、斯密认为贸易的结果是正和博弈,对双方都有利,而非重商主义所说的零和博弈。。 5、斯密的理论的假设和论证过于简单,缺乏适用性。
它认为一国必须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这与实践不符(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也未因此而使得本国产业走向衰亡)。
6、斯密本人相信劳动价值论,但未能给出国际间进行等价交换的理论说明。
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或比较利益):是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或:如果一国某一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举例解释: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
X Y A 3 6 B 12 4 A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B国在生产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X Y A 3 6 B 12 8 A国在生产X、Y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注意到A国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3/6,B国在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12/8.
二、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1.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同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2)资源禀赋相同
(3)劳动力同质、充分就业、劳动力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6)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且存在差异 (7)商品和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8)货币没有用做媒介
在此假定前提下,李嘉图试图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2.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只要各国具有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产生生产成本和产品价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数学说明
分工前: (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天数)
A B 分工后:
A B 若按1:1交换: A B X 1 2 Y 1.5 1 X 0 3 Y 10 0 X 6 1 Y 4 2 进行分工后,A国集中生产Y产品,B国集中生产X产品。 分工后,A国将全部10天时间用于生产2.5单位Y产品,B国将全部3天时间用于生产3单位X产品,世界的总产出为5.5单位,劳动耗费为13天。与分工前相比,劳动消耗不变,世界总产出增加,世界总的福利水平提高。如果按照1X:1Y的比率进行交换,A、B两国福利水平都将提高.
4.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参照教材P12图1-1)
1936年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 (1)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
在单一要素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下,每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都是固定的。 例:美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在机器和布上的生产: 美国: 机器 100 布 0 印度: 机器 60 布 0 50 50 40 100 30 150 20 200 10 250 0 300 90 30 80 60 70 90 60 120 50 150 40 180 30 210 20 240 10 270 0 300 美国的机器的价格为3, 印度的机器的价格为5,因此美国在机器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按照1台机器=4匹布的贸易条件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则两国都获得利益。
国际分工与贸易后,两国的生产点与消费点产生了分离。 注:(1)贸易三角形,反映了两国的贸易结构。
(2)贸易时的交换价格越接近于一国的国内价格,该国从贸易中获益越少。 (2)递增机会成本下的贸易
两国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可由埃奇沃斯盒装图推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参见教材P26-28页)
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的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B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原国内交换比率分别为Ta、Tb、(A、B点的切点),分工前国内生产组合、消费组合点为A、B。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A国表现为从A点上移至A′点,B国表现为从B点下移至B′点,在A′、B′点上,两国的国际价格是相等的,若在此点上进行国际贸易,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都有提高,即II高于I,II′高于I′,表示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为基础的模式,也适用于多个国家、多种商品的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各个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不一样,需求和供给的条件共同决定着每个国家将应该生产哪一组产品,以及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格局。
三、比较利益的分解(参见教材P34页)
1. 得自贸易的利益:来源于在资源配置不变,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产品以国际价格而非国内价格进行贸易。
说明:Ta为国内交易的价格线,Tw是国际交换的价格线,商品从按照国内价格变换变成按照国际价格变换,使得无差异曲线从I提高到II,切国际价格线于B点,高于按照国内价格线相切的A点,福利水平提高。
2. 得自分工的利益
在贸易中得自分工的利益,主要来源于资源按照比较利益进行的重新配置。
说明:如上图所示该国生产、交换并未处于最佳点,故生产点从A移向A′,即国内资源因国际价格较高、交换有利可图而重新配置,无差异曲线切国际价格线于D点,为Ⅲ。
3. 利益的合成分析与评价
将上面两张图拼接在一起,便可以得到完全的比较利益的图解,其中无差异曲线I和II为得自贸易的利益,II到Ⅲ则为得自分工的利益,无差异曲线I和II是总的利益。
四、贸易的基础
只有当两国自给自足时的相对商品价格有差异时,双方才有贸易的意愿和收益。什么原因会引起两国的相对价格不同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生产条件差异。如果两国的生产条件不同,即便需求条件完全相同,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也会不同。图形分析参考教材P36页。
2、需求条件差异。如果两国的生产条件相同同,但需求条件不同,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也会不同,进而产生贸易基础图形分析参见教材P38页。
五、对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1、该学说揭示了贸易利益产生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2、该学说认为贸易是互利的,各国出口相对成本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高的产品。 3、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如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4、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5、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第四节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一、相互需求方程式
1. 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基本内容和数学说明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没有说明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 表中表示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X Y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国的比较优势在于A 10 15 生产X 产品,而B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B 10 20 产Y产品。在A国,国内交换比率为10X:
15Y,B国国内交换比率为20Y:10X,若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10X换取多于15单位的Y产品,A国便会进入国际市场,反之,B国若能以少于20单位的Y,换取10单位的X产品,B国愿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的交换比率便是A、B两国进入国际市场上、下限。
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的两国交换区内。
在比较利益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内,实际而且是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处于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的出口,如果对手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2. 相互需求方程式均衡的条件及对其评价 均衡情况
说明:Pe和Pe' 决定了世界价格的上下限,而Pw是均衡的世界价格,在图中,A国出口X产品,B国进口X产品,当X产品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A国的X出口将超过B国X进口需求量,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情况若相反,则X的进口量将超过X的出口量,价格将升回均衡水平。相互需求论从供求角度说明了价格的变化,以及均衡的条件(供给 = 需求),实际上解释了价格是怎样围绕价值波动的。
二、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是指一国在所有可能的相对价格下愿意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数量组合。提供曲线既反映一国对出口商品的需求,也反映该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同时体现了进出口贸易的供求关系,表示各国在各种可能的贸易条件下从事贸易的愿望。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1、提供曲线的推导(贸易三角形法)(参见教材P38)
2、贸易条件的决定
两国的提供曲线一经确定,贸易条件即由两者的交点决定,即贸易均衡时的国际相对价格由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
如果一国或两国的提供曲线发生移动,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以及均衡贸易条件随之变化。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提供曲线的移动。比如:(1)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使得增加对进口品的偏好,该国愿意提供更多的出口换取更多的进口,提供曲线以原点为轴向外旋转;(2)征收进口关税,提供曲线以原点为轴向内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