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
语知及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莫名其妙 首曲一指 惩前毖后 暄宾夺主
合颜悦色 惴惴不安 任劳任怨 循私舞弊
错别字
改正
2.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作家或作品。(7分)
1.安得广厦行千万间, 。(杜甫《 》)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3. ,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在美国的20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 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2.一些文士,士大夫喜欢把自己宅第的正房叫做堂,如“世伦堂”“秉礼堂”“慎德堂”等等,以 其风雅和有德。
3.激光不是一种普通的光,它能击毁真坦克、真飞机 导弹和卫星。它就是几十年来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的“死光”。 4.(威尼斯)60米宽的大运河便是“大街”,两旁大部分是古老的建筑物,偶尔可见现代化的低层楼房,(沿河)几米宽的路面上充满了 的人群。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目前,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第 处。改为 。
第 处。改为 。
第 处。改为 。
5.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朋友是 。
6.阅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回答问题。(4分)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1前后两条同一内容的横幅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1前一条:
后一条:
2
二、阅读(60分)
(一)诗歌欣赏(4分)
7.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 。
2 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答: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2分)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强:
今为州学舍 舍:
于楹间以揭之 揭: 以勉其学者邪 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B. 以勉其学者邪
C. 以精力自致辞者 D.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10.与“而又尝自休于此”一句中“于”意义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苛政猛于虎也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译:
2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译:
12.简要概括曾巩写作此记的目的。(2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5题。(6分)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涩的书”(dull book)。然而这类的书多极其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鞭辟入里”、“豁然开朗”,都不是容易的事。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13.语段中作者认为“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什么是“著书的智慧”,什么是“读书的智慧”。(2分)
著书的智慧是指:
读书的智慧是指:
14.简要阐述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观点。(2分)
答:
15.作者认为读书“若是像讽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也是没有用处的,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