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小抄(各部分重点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所致。 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等,可继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发疑病观念 1. 精神分析理论:人的生物(二)知觉障碍 本能 可以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力量夺走了,称为思维被夺。两

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 思想不属于自己,不受意识支配,一种被强行塞入的感觉。患者体2、记忆减退,记忆三个过程普遍减弱,近记忆、远记忆 3、遗忘

A.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个阶段的事件, 2.行为主义:人类无论是在进系进化中,抑或是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或称认识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3.人本主义:把握住了人类社会性的合理内核,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依附本能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在依据和初始动力。 正常心理活动有正面的功能: 1、生物属性:适应环境 2、社会属性:人际交往 3、精神属性:信息交换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非标准化的区分 1、统计学角度 2、文化人类学角度 3、社会学角度 4、精神医学角度 5、认知心理学角度 标准化的区分 1、医学标准 2、统计学标准 3、内省经验标准 4、社会适应标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自知力: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与批判能力。 1、知道自己有症状 2、知道为何有症状 3、有求治的愿望 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多见于神经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及脑外伤恢复期。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感觉缺失)。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称转换症状,如失明、失聪 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态 2、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幻觉的种类 (1)幻听: 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 (2)幻视(3)幻嗅(4)幻味 (5)幻触(6)内脏幻觉, A.按幻觉来源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B.按幻觉产生条件分: 1.机能性幻觉:多见于S和心因性精神病 2.思维鸣响: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心因性幻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多见于癫痫 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人或事物在大小、形状、体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分为视物显大症和视物显小症 非真实感: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窥镜症 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生动丰富。多见于躁狂症。 2、思维迟缓,指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联想困难。多见于抑郁症。 3、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6、思维不连贯,严重的思维破裂,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而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形式障碍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考时出现不属于自己的联想,不受自己意识支配,称为思维插入;如果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验到脑子中强制性涌现大量毫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病理性赘述,谈话时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而且觉得必不可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见于精神分裂症。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征:1.毫无根据的 设想为前提2. 对结论深信不疑 3.具有自我卷入性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1.关系妄想 2.被害妄想

3.特殊意义妄想 4.物理影响妄想 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 7.疑病妄想8.嫉妒妄想

9.钟情妄想 10.内心被揭露感 强迫观念: 称强迫性思维,指在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经常伴有强迫动作,见于强迫症,不同于强制性思维 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但这种观念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它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而没有逻辑性障碍,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注意障碍

1、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

2、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或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的患者 3、注意增强:可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更年期抑郁症等

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见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B.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 C.心因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

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

5、虚构: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见于各种痴呆。

智能障碍及自知力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一种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无意识障碍,分全面痴呆和部分痴呆 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自愿就诊;重型精神病患者很早期丧失自知力,不承认有精神疾病,拒绝治疗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的恢复程度作为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的重要指标

自知力缺乏是重型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高涨:如果思维奔逸,情绪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构成躁狂症,多见于心境障碍躁狂发作

2、情感低落: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最常见于抑郁症

3、焦虑:多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4、恐惧:常见于恐惧症、儿童情绪障碍等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

2、情感淡漠: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见于慢性或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3、情感倒错: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情感脆弱

2、易激惹性:常见于疲劳状态、躁狂症、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性精神病

3、强制性哭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欣快:痴呆基础上的情感高涨。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 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

常 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如始无终;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被害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证据”到处控告。 二、意志缺乏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卫生极差。严重时甚至连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痴呆患者。 三、意志减退:指意志活动的减少。 1. 抑郁状态患者 2. 意志减退可见上文所述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常区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 谵妄状态。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 2.违拗 3.蜡样屈曲 4.缄默 5.被动性服从 6. 刻板动作. 7. 模仿动作 8.意向倒错 9.作态 10.强迫动作 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特点:无意识障碍、无智能障碍、无自知力。 类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 2.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妄想常 有系统化的倾向,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 荒谬。 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特点:1.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以精神病性障碍为主 3.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4.在2~3个月内痊愈 心境障碍 一、躁狂发作特点: 情绪高涨、思维 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 二、抑 郁 发 作 特点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 三、双相障碍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1、环性心境障碍 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单程度较轻,不符合抑郁或躁狂的诊断标准 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心境不稳 抑郁躁狂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又称“环性人格” 2、恶劣心境障碍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有求治要求,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影响 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无长时间的缓解,缓解期不超过2月,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关系密切 躯体主诉多见,睡眠障碍,疼痛症状 神经症 一、恐怖症 1、广场恐怖症 2、社交恐怖症 3、特定的恐怖症 强迫性障碍 是一种观念、冲动、或行为反复出现,自知不必要,却无法摆脱,内心十分痛苦 强迫思维:有强迫思想包括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意向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三、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人格障碍分类 常见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五)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慎小心、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感及自卑为特征。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以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为特征。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又称为情感型人格障碍,包括情感增盛型和情感低落型两个亚型。以心境良好和悲伤相交替为特征。(十)边缘性人格障碍:以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身份识别障碍为主要特征。 心理生理障碍包括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癔 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 一、分离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二、转换性障碍。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 体验标准、 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心理健康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康复能 7.心理自控能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患者的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一般心理问题

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即可疑神经症)

此类型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压力源的测评

1、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2、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3、知觉压力的测评(PSS) 压力的内省体验

1931年,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 1、双趋冲突2、趋避冲突

3、双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三大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2)叠加性压力

A.同时性叠加压力;B.继时性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灾难症候群其产生及特性有三个阶段:

A.惊吓期;B.恢复期;C.康复。 压力的适应 :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塞利,1956年)。 1、警觉阶段 2、搏斗阶段 3、衰竭阶段

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

A.认知、评估作用

B.调节控制作 行为的自我控制;认知的控制;环境的控制。

C.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内控型人格。 社会支持系统

包括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 生物调节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的三个元素:数字,法则,事物

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单位(好的单位的两个条件: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 按测验的功能分:1.智力2.特殊能力3.人格 其中人格测验一般分两类: 1问卷法: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 2 投射法:罗夏测验(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按测量材料的性质分:文字和操作

按测量材料的严谨程度分:客观和投射

按测验的方式分:个别 团体 按测量的要求分:最高行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

卡特尔 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一术语;编制了一组测验,测人的感觉能力,提出测验要有统一的规范和常模。 常模的选择包括: 确定一般总体、 确定目标总体 确定样本

智力测验量表: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1 高尔顿:个体差异 自由联想 2 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 3 韦特默: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4 比内-西蒙:1905年世界上第

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5 大卫: 学生行为指导 6 帕林斯: 职业指导运动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韦特默是心理咨询学的启蒙者。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1.唯物主义观点2.普遍联系观点(心身一体 心理生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 整体性)3.限制性观点(职责 时间 感情 目标)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5.中立性态度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1.品格2.自我修复和觉察能力3.善于容乃他人4.强烈的责任心5.自知之明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阿帕波特:分区、结构、动力、发展、适应五个观点

钟友彬 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 华生: 刺激反应模式R= (S)f 托尔曼 中间变量B=f(SPHTA)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R=f(SA)第三变量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沃尔普: 行为治疗 认知心理学观点

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为基础 以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中心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前提

以平等、温暖、真诚等技术为重要手段

以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

代表人物:罗杰斯 马斯洛 人性心理学 郭念锋

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人性的内在需求

咨询治疗的原则从失衡状态恢复到相对平衡状态 心理咨询的任务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性质分:发展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 限制性心理咨询 按咨询的规模:个体咨询 团体咨询

按咨询时间:短程咨询 1~3周 中程咨询 1~3月 长期咨询 3个月以上 按咨询形式:门诊、电话、互联网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分析 综合评估 诊断

鉴别诊断 咨询方案的制定 幼儿、儿童的心理咨询

对3岁以前的幼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 安全感 得不到满足。

儿童的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遭受惊吓后,情绪易泛化。 心理障碍多以行为障碍为主: 多动、多余动作、攻击、退缩行 为等 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行为和心理障碍原因除家庭不良 教养外入学后承认的错误对待, 特别是教师错误对待,这一时期 激发学习兴趣很重要 青年期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适应不良 主要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断的 焦虑中,个性稳定性差,关注自 己的外貌 主要原因:升学压力、就业压力、 感情困惑、人际关系等 中年人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焦虑 抑郁 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事 业、自我的 重负和压力。 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老年人的主要心理需求:1.健 康和依存的需求2.工作的需求 3.安静的需求4.尊敬的需求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爱情 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 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 性爱 性的满足,生物的需要 情爱 心理的满足,精神的需要 恋爱 依附体验的满足,社会的 需要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把握婚姻的质量三个要点: 情爱 理解 相互依附 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原则 1.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 德规范2首先判断感情的性质和 程度3.分析梳理心理因素4.改 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小心判断“破裂家庭”、“死亡家 庭” 主要原则: 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以求助者的观点为核心来展开讨 论 任何时候都不替求助者做决定 严格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工作程序: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谈、D咨询性会谈、 E危机性会谈。

附一:桑德伯格提纲

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其他任何材料。

附二:马隆—沃德提纲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工作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不一致,应重新进行会谈和测评。

心理测验的相关知识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 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

3、为评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

明:

(1)如果是来自亲友或中介人所提供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予附加说明后方可使用。

(2)如果是来自心理咨询人员所提供的资料,应对其初步诊断性的结论进一步核实后方可使用。 整理临床资料的相关知识 1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及验证 2验证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方法:A.补充提问;

B.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C.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2、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清楚,语义清晰。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咨询时的仪态。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参照点如下: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2、确定提问方式 要点: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但如果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使用封闭式提问。

选择哪种提问方式要依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 3、倾听 要点:

(1)全神贯注,不打断、不评论; (2)用耳、用心、用脑; (3)找关键点最重要。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方法有:释义、中断、情感的反射作用、引导等。

5、对会谈内容归类

6、结束会谈(结束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相关知识

会谈法要点简介: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持非评判性态度

3、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A程度鉴别、B真伪鉴别、C因果鉴别)

4、会谈法的种类包括:A摄入性会谈、B鉴别性会谈、C治疗性会

1、外表和行为

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3、思维内容

4、认知过程及功能 5、情绪

6、灵感与判断

5、怎样提问题

A.多提开放性问题;

B.提问不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 括与说明

附:凯利关于不好的提问性质的归类 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6、会谈内容的选择: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帮助求助者改变态度、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积极作用。(内容选择原则:可接受性1、有效2345、积极6) 会谈法的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不讲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A、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 3不知信度、效度及常模的时限等资料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程序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主观、随意地对测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

8使用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

B、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的功能、对临床表现尚未形成印象时,将各种心理测验工具一起实施,以此来寻找临床线索。这种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只依靠测验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

整理临床资料的工作程序

1、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2)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8)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9)其他。

2、按如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3、按如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 (2)身体状态;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4、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3、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

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的思路:

(1)就事论事(现象描述) (2)寻找相关(关联事件) (3)迹象分析(原因推断) 4、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暗示 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 (2早期印象

(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4心理咨询师应随时准备依 事实资料修正和调整自己的看法 5、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整理临床资料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仔细、严格和按技术要求去搜集和评价各类资料的内容。

2、咨询师给出的评估有错误或把握不大时,应进行集体讨论,以保证意见的正确性。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工作程序 1、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2、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它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相关知识

1、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2、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二者关系如何。

3、对以往的诊断及咨询(或治疗)过程作详细地了解,不盲从。

4、仔细区分既往史与现病史之间的关系。

5、对以往曾治疗但效果不佳者应慎重对待。 第二节 初步诊断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工作程序:

1、按下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临床资料.

2、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 3、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关键点的内涵有二: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注意事项 1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2、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工作程序 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从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1)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2)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自知力标准有三条:A.知道自己有症状; B.知道自己为何有症状; C.有求治欲望。 3、确定工作范围 4、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工作程序 1、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3、在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诊断的目标 心理诊断是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 心理诊断注意事项 1、避免贴标签,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2、对难以确诊的案例,应通过会诊解决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把握主导症状 所谓主导症状,是指那些使求助者感到痛苦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映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 3、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者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叫可疑神经症,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激烈的情绪问题,长能找到相应的原因,符合思维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注意事项 1 、健康心理咨询的心理诊断,力 求与典型的神经衰弱、神经症相鉴别。 2、心理冲突的性质,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通常情况下,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都属于高强度刺激。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工作程序 1、临床资料的核实。 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3、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A.症状诊断;B.原因诊断。 4、综合以上三项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 相关知识 对案例进行心理评估的程序: 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 3、问题的严重程度 4、相关资料 5、资料的可靠性 6、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7、求助者问题的性质

8、原因分析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尊重含义: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无条件的尊重”。

“尊重”的要求: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热情”的要求:

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真诚含义: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 真诚的意义:

1可以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 2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真诚”的要求: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3真诚应实事求是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4真诚应适度

共情含义: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投情 神入 同感心 同理心 通情达理 设身处地) 共情意义:

1设身处地理解对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缺乏共情的后果: 1求助者会感到失望

2求助者会觉得受到伤害 3影响求助者作自我探索 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映 正确理解使用共情的要点:

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积极关注涉及到对人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情感。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受助者是可以改变的。 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

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 1、避免盲目乐观 2、反对过分消极 3、立足实事求是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商定咨询目标 工作程序: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的了解求助者: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

会谈考虑因素:年龄、性格、问题、文化

2、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

a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b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c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d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原因 避免先入之见、偏见和成见,多听。不清楚前不轻易下结论

(二)咨询目标的定义、来源、商定时机与特征(特征:a属于心理学范畴b积极地c具体或量化的d可行的e可以评估f双方接受的g多层次统一的)

(三)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四)咨询目标的整合 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

商定咨询方案 工作程序: (一)划分咨询阶段

1诊断阶段:建立关系、收集信息、进行诊断、调整动机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小抄(各部分重点全) 

所致。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等,可继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发疑病观念1.精神分析理论:人的生物(二)知觉障碍本能可以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力量夺走了,称为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思想不属于自己,不受意识支配,一种被强行塞入的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xyu40dym8mpoj7ogz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