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实验室测试工艺
工作电极的制作(合肥工业大学李学良老师)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s, 缩写为ES),也叫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或简称为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 or Ultracapacitors),是上世纪60、70年代率先在美国出现,并于80年代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兴的储能器件[1]。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是传统电容器的几百倍,功率密度高出电池两个数量级,很好地弥补了电池功率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和传统电容器能量密度小的缺点。此外,超级电容器具有温度适应范围宽、循环寿命长(大于100000次)、充放电速度快(几毫秒)、循环效率高(大于99 %)、无污染等优良特性,因此,超级电容器有望成为本世纪新型的绿色能源[2]。 一、实验步骤 1)极片制备
称取活性碳粉末,与乙炔黑、PTFE按质量比80:10:10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搅拌至膏状浆料,于90 ℃下干燥至半干状态。采用辊压法,以不锈钢网作为集流体,将其压成10 mm×10 mm的电极片,于120 ℃下干燥至恒重,即制得本研究所需的电极极片。未压片之前在电子天平上称出镍网集流体的质量,压片并干燥后再次称量,从而算得单电极活性物质质量。
图1 电容器电极的制备工艺
Electrode materials Additives Conductive mediums Blend Bonder Paste Current collector Bonding Leading Pressure Dry 2)电化学性能检测
三电极体系测试要求:(备注:要求测试体系稳定,故借助参比电极) 以自制的碳电极为研究电极,氧化汞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2 cm×2 cm
铂片为辅助电极,组装成三电极体系。在-0.6 ~0.15 V (vs. Hg/HgO)电位范围内对体系进行循环伏安测试,测试循环伏安特性;在0.001~100000 Hz频率范围进行交流阻抗测试,交流信号振幅为5 mV。
图2 电化学电容器测试装置
充放电性能一般采用两电极体系,测试仪可以是电化学工作站(若要求测试精度很高,获得精确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强烈建议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对自制电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考查其放电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
图3为采用三电极体系,使用RST5200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充放电曲线:
V/ v0.30.20.10.0-0.1-0.202040t/ s6080100 1.2
图3 充放电曲线
图4是两电极体系测试的充放电曲线(RST5200工作站):
电压(V)1.00.80.60.40.20.0
-0.25300540055005600570058005900时间(s)图4 充放电曲线
由充放电曲线可估计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使用的公式:
C?dQdQdti?t??mdVmdtdVm?V
式中,C—电容器的比电容,F/g; m—正负极质量总和,mg; Q—电荷量,C;
△V—放电电压范围,V; I—放电电流,mA; △t—放电时间,S。
本文实验数据处理和采集由计算机完成,软件采用Land 4.2版。
电池测试仪累计积分计算电容器通过外电路的电量(mAh),记录电容器性能指标为电容(mAh),因此需要将其转换计算:
C2E?Q3.6Q1? VV 其中,C2E为电容器的电容,F;
Q为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储存或释放的电量,C; Q1为电池测试仪记录的电容器电容,mAh; V为电容器的工作电压,V。 如果正极负极质量相等则单电极比电容: CE=4C2E
式中,CE为单电极的比电容,F/g; C2E为电容器的电容,F/g。 实际功率密度:
Preal?(Emax?Emin)I2m
(2-4)
式中,Preal为电容器的实际功率密度,W/kg;
Emax为充电终止电压,V; Emin为放电终止电压,V; I为放电电流,A;
m为电容器正负极质量和,kg。 实际能量密度: Ereal=Prealt
式中,Ereal为电容器实际能量密度,Wh/kg; t为放电时间,h。
图5为采用三电极体系,使用RST5200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阻抗:
1.2
0.9
0.3-Z\/?
0.00.00.20.40.60.8 未循环 100次循环1.01.21.4Z'/? 图5 电化学阻抗
图6为采用三电极体系,使用RST5200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阻抗:
图6 循环伏安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