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2、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标准答案 :D
3、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 。 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 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标准答案 :D
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标准答案 :A
5、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标准答案 :C
6、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颠倒反映 否定反映
标准答案 :A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迫使统治阶级进行某些改良的手段
标准答案 :ABCD
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8、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 ) 。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标准答案 :B
9、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标准答案 :A
10、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标准答案 :B
1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3、规律是 ( ) 。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标准答案 :A
1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15、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 。 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标准答案 :B
1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18、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标准答案 :B
19、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20、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 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
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标准答案 :A,C,D 2、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3、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标准答案 :C,D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5、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 )。 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 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标准答案 :A,B,C,D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8、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 )。 物质生产的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标准答案 :A,B,C,D
9、下列各项属于典型的社会革命类型的有( )。 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的斗争
标准答案 :A,B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 。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标准答案 :B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3、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标准答案 :A
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 :D
6、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7、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标准答案 :D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事物数量的增加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标准答案 :D
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标准答案 :D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12、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
标准答案 :D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 )。 客观物质性活动
自觉能动性活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活动
标准答案 :C
1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5、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二者互为因果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标准答案 :C
1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1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 :D
18、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1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标准答案 :C
2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2、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 )。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答案 :A,B,C
3、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 ( )。 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
确立了科学实践观
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标准答案 :B,D 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6、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8、“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 )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标准答案 :A,B,C,D 9、阶级斗争是指( )。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 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 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
标准答案 :A,C 10、“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标准答案 :A,B,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标准答案 :C
2、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 。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标准答案 :B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事物数量的增加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标准答案 :D
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正确答案:A
5、“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 )。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标准答案 :B
6、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具有全面性 真理具有具体性
标准答案 :A
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颠倒反映 否定反映
标准答案 :A
8、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全部自然界 劳动资料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标准答案 :D
9、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标准答案 :C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 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标准答案 :D
14、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15、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 :D
16、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标准答案 :C
17、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标准答案 :C
19、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20、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 )。 事物的度 事物质的规定性 事物量的规定性 事物的特殊矛盾
标准答案 :D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马克思曾经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表明( )。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某一时代英雄人物恰好是谁带有偶然性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
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标准答案 :A,B,C,D 2、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4、知识分子( ) 。 是一个独立的、广泛的阶层
不是由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所组成 具有统一的阶级属性,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各种不同的阶级服务
标准答案 :A,B,D 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D)
6、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标准答案 :C,D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9、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10、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 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
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标准答案 :A,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 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标准答案 :D
2、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标准答案 :D
3、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5、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6、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二者互为因果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标准答案 :C
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能否付诸实践
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标准答案 :D
8、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 既保留又继承 彻底抛弃 既克服又保留 矛盾的调和
标准答案 :C
9、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10、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 ) 。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标准答案 :B
1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 :D
13、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 地理环境 生产劳动
社会环境 社会意识
标准答案 :B
1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16、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标准答案 :D 17、“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 )。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标准答案 :B
18、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标准答案 :A
19、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20、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 。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
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标准答案 :B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标准答案 :A,C
2、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 )。 唯意志主义 实证主义 马赫主义 存在主义
标准答案 :A,D 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4、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 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
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标准答案 :A,C,D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6、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7、知识分子( ) 。 是一个独立的、广泛的阶层
不是由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所组成 具有统一的阶级属性,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各种不同的阶级服务
标准答案 :A,B,D
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
标准答案 :B,C 10、“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标准答案 :A,B,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 。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标准答案 :B
2、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 。 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 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标准答案 :D
3、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全部自然界 劳动资料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标准答案 :D
4、解放思想,就是要( )。 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标准答案 :D
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 :D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7、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 )。 相互对立的 相互包含的 直接同一的 相互转化的
标准答案 :C
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标准答案 :B
9、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标准答案 :A
12、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 ) 。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标准答案 :C
13、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14、事物的质是指 ( )。 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标准答案 :C
1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标准答案 :D
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标准答案 :B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 地理环境 生产劳动 社会环境 社会意识
标准答案 :B
18、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 ) 。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标准答案 :B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 动
自觉能动性活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活动
标准答案 :C
20、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标准答案 :B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 客观物质性活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 认为凡是现存的 )。 主观唯心 ( 标准答案 :C,D
3、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 )。 阶级斗争已变成人民内部矛盾 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标准答案 :C,D 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5、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 )。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答案 :A,B,C
6、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 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标准答案 :A,B,D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8、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 ( )。 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
确立了科学实践观
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标准答案 :B,D 10、“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标准答案 :A,B,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标准答案 :B
2、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3、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 地理环境 生产劳动 社会环境 社会意识
标准答案 :B
4、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标准答案 :B
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 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标准答案 :D
6、解放思想,就是要( )。 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标准答案 :D
7、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标准答案 :D
8、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
标准答案 :D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标准答案 :D
10、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具有全面性 真理具有具体性
标准答案 :A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2、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 。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标准答案 :B
1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标准答案 :B
14、事物的质是指 ( )。 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标准答案 :C
1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16、“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17、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18、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事物数量的增加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标准答案 :D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3、“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标准答案 :A,B,D
4、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 )。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答案 :A,B,C 5、“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 )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标准答案 :A,B,C,D 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7、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 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标准答案 :A,B,D
1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 。 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 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标准答案 :D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 真理具有绝对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具有全面性
标准答案 :B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6、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7、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标准答案 :C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能否付诸实践
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标准答案 :D
9、事物的质是指 ( )。 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标准答案 :C
10、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标准答案 :C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标准答案 :C 13、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 :D
1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5、事物的质变是指 ( ) 。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标准答案 :D
16、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 既保留又继承 彻底抛弃
既克服又保留 矛盾的调和
标准答案 :C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 地理环境 生产劳动 社会环境 社会意识
标准答案 :B
18、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
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标准答案 :D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20、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标准答案 :D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2、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 )。 唯意志主义 实证主义 马赫主义 存在主义
标准答案 :A,D 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
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4、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 )。 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 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
标准答案 :A,B,C,D
5、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 )。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答案 :A,B,C
6、马克思曾经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表明( )。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某一时代英雄人物恰好是谁带有偶然性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
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标准答案 :A,B,C,D 7、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 )。 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 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标准答案 :A,B,C,D
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9、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 主观唯心
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标准答案 :C,D
10、人民群众( ) 。 是一个历史范畴 仅仅指劳动人民
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
标准答案 :A,C
3、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 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政治上层建筑对人们的思想观点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政治上层建筑最为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
标准答案 :B,C,D
下列哪些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AB)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B)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ACD)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2、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标准答案 :D
3、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 ) 。 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 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标准答案 :D
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标准答案 :A
5、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标准答案 :C
6、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颠倒反映 否定反映
标准答案 :A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迫使统治阶级进行某些改良的手段
标准答案 :ABCD
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8、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 ) 。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标准答案 :B
9、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标准答案 :A
10、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标准答案 :B
1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3、规律是 ( ) 。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 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
标准答案 :A
1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15、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 。 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标准答案 :B
1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标准答案 :A
18、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标准答案 :B
19、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20、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
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
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标准答案 :A,C,D 2、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3、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标准答案 :C,D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5、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 )。 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 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标准答案 :A,B,C,D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8、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 )。 物质生产的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标准答案 :A,B,C,D
9、下列各项属于典型的社会革命类型的有( )。 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的斗争
标准答案 :A,B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 。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标准答案 :B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3、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 阶级斗争发展史 生产劳动发展史 政治制度演变史
宗教信仰变迁史
标准答案 :B
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标准答案 :A
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 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 :D
6、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7、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 )。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标准答案 :D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事物数量的增加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标准答案 :D
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标准答案 :D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 )。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12、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
标准答案 :D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 )。 客观物质性活动
自觉能动性活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活动
标准答案 :C
1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5、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二者互为因果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标准答案 :C
1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1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 :D
18、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1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标准答案 :C
2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2、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 )。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答案 :A,B,C
3、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 ( )。 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
确立了科学实践观
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标准答案 :B,D
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6、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8、“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 )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标准答案 :A,B,C,D 9、阶级斗争是指( )。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 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 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
标准答案 :A,C 10、“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标准答案 :A,B,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 ) 。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标准答案 :C
2、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 ) 。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标准答案 :B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事物数量的增加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标准答案 :D
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制造使用工具 具有宗教信仰 具有语言文字 具有思想意识
标准答案 :A
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正确答案:A
5、“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 )。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标准答案 :B
6、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具有全面性 真理具有具体性
标准答案 :A
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颠倒反映 否定反映
标准答案 :A
8、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全部自然界 劳动资料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标准答案 :D
9、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标准答案 :C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 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 。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标准答案 :C
1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
标准答案 :B
1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标准答案 :D
14、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 。 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少,增长慢 人口不增也不减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
标准答案 :D 15、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 )。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相对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 :D
16、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 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标准答案 :C
17、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 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生产劳动 气候变化
标准答案 :C
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 。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标准答案 :C
19、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20、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 )。 事物的度 事物质的规定性 事物量的规定性 事物的特殊矛盾
标准答案 :D
二、多选题 (共10题,20.0分)
1、马克思曾经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表明( )。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某一时代英雄人物恰好是谁带有偶然性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
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标准答案 :A,B,C,D 2、共产主义是( )。 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 渺茫的幻想
标准答案 :A,B,C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标准答案 :C,D
4、知识分子( ) 。 是一个独立的、广泛的阶层
不是由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所组成 具有统一的阶级属性,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各种不同的阶级服务
标准答案 :A,B,D 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 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标准答案 :A,B,C,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D)
6、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标准答案 :C,D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标准答案 :A,C,D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顶峰
标准答案 :A,B
9、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标准答案 :A,B,D 10、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 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
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标准答案 :A,C,D 一、单选题 (共20题,80.0分)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 。 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
实现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标准答案 :D
2、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标准答案 :D
3、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 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对主义的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A
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标准答案 :D
5、社会存在( ) 。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就是指社会环境
标准答案 :B
6、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二者互为因果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标准答案 :C
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能否付诸实践
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标准答案 :D
8、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 既保留又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