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3)
总分:150分 及格:90分 考试时间:180分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90分)
(1)居民、文教区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2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2)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 )确定。
(3)当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较低或区域环境敏感性较高时,应考虑( )的大规模、大范围调整。
(4)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中,对于施工期超过( )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5)某扩建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变动较小,生态影响评价的等级为( )。
(6)评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所采用的水质标准与环境现状评价( )。
(7)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的要求,公众意见调查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进行。
(8)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Ⅲ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
(9)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提出( )。
(10)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 )。
(11)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12)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在( )应用。
(13)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 )分析。
(14)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 )有效数据。
(15)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 )工作。
(16)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 m3/s,其水域规模为( )。
(17)非污染生态影响的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时,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 )、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
(18)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是指以( )为起点的控制范围。
(19)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海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 )。
(20)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21)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 )考虑。
(22)水环境非点源调查的原则基本上采用( )的方法。
(23)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
(24)下列自然资源开发1级项目的评价期限要求要做生态环境后评价的是 ( )。
(25)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50 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30 m,水深6 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水样。
(26)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 )制定补偿措施。
(27)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当评价等级为( )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可以采用专业判断法预测。
(28)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 )。
(29)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 )进行。
(3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方面。
(31)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
(32)某工程位于风景名胜区内,工程影响的范围为10km2,引起物种的多样性减少量为10%,此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级别为( )。
(33)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中的“中河”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