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含答案】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参考答案】C
2. 将自然数 1—100 分别写在完全相同的 100 张卡片上,然后打乱卡片,先后随机取出 4 张,问这 4 张先后取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呈增序的几率是多少?( ) 【参考答案】B
3. 有 100 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 50 人,未参加跳高的有 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 70 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A.7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B
4. 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D
5.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陆分布、资源贮存等)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表现出的巨大地理差异性,因而各种因素在某一地区的不同组合对人口分布所提供的条件就大不一样。现在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施加的种种影响造成的。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各地区表现有诸多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因素为人口分布提供了不同的条件C.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皆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D.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各地的人口分布 【参考答案】D
6.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参考答案】C
9.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10. 甲、乙各有钱若干元,甲拿出 给乙后,乙再拿出总数的 给甲,这时他们各有 160 元。问甲、乙原来 3 5各有多少钱( )。
A.120 元、200 元B.150 元、170 元C.180 元、140 元D.210 元、110 元 【参考答案】C
11.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D
12. 计算 110.12+1210.32+1220.42+1260.82的值为( )。 A.4555940.8B.4555940.9C.4555941.18D.4555940.29 【参考答案】B
13. 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 37 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 39朵,已知丁做了 41 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 朵B.36 朵C.37 朵D.38 朵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