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报应刑论
5. 当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1.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2.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3.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4.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6. 犯罪现象的特性:
1.直观性 2.综合性 3.因果性 4.相关性 5.饱和性
7.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
犯罪时间、犯罪空间、人、犯罪工具、行为方式
8被害人特征:
1.被害性(首要的、基本的、本质的
特征),包括北海的倾向性、被害的受容性、被害的敏感性。
2.互动性,包括四种模式:单向性的
加害行为(由犯罪人主导)、单项诱发模式(被害人的引诱)、相向加害(冲突)模式、敌对变融洽模式。
3.可责性:是指被害人因自身的某些
原因,如轻佻、疏忽甚至引诱、挑衅、
刺激和推动等态度与行为,而促使了被害的发生,从而对自身的被害负有一定的伦理或者法律责任,并应受到一定的谴责。(书P125,重点内容,自己看清楚并理解)
9. 犯罪原因的指导思想:历史唯物
主义是犯罪原因研究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对犯罪原因的主要认识:
1.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现实的。2.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并非总是一致的。
3.犯罪原因是一个过程。
10. 犯罪的自然原因的特性:
1.原生性 2.间接性 3.具象性
11. 犯罪的社会原因的特性:
1.决定性 2.普遍性 3.系统性 4.间接性 5.可控制性
12. 犯罪的个体原因的特性:
1.综合性 2.个体性
3.终极原因性
13.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
1、犯罪预防与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相同步的原理 2.社会控制适度原理
3.结构整合与价值整合并举原理 4.成本——效益原理
14. 社会预防的功能:
1.社会建设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化功能与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犯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