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药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湖北医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中药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

及研究进展

学 院:湖北医药学院

专 业:药 学 年 级:09 级 姓 名:夏 鹏

学 号: 200907062057 指导教师:欧阳露

二〇一三 年 五 月 一 日

中药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 鹏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药学院09级药物制剂专业

摘要:骨碎补是一味传统中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骨折、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本文查阅近10年文献,综述对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骨碎补 骨代谢 研究进展

骨碎补为常用中药,系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多年生蕨类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tlrlze)J.S m.的干燥根茎。始载于唐(本草拾遗),为历代常用药物,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之功效,主治跌仆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骨碎补主要含有黄酮、三萜、酚酸及其苷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抗炎、促进牙齿生长、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1]。骨碎补化学类型多样,药理作用显著,具有广阔的研发前景,本文对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作如下综述: 1 强筋健骨作用

1.1对骨损伤骨质生长的作用 骨碎补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传统功效,多次出现在历代伤科专著的处方中。宋元时期始用于治疗骨痹症,迄今仍为骨伤科常用药。张镝等[2]研究了骨碎补不同成分对于骨愈合的影响,分别用提取的骨碎补成分骨碎补总黄酮及柚皮甙对股骨干骨缺损模型大鼠进行灌胃治疗,于治疗21d后取血及骨标本检测大鼠骨愈合程

度,结果骨碎补不同成分均对骨愈合有益。孙胜亮等[3]在对大鼠骨折愈合实验中发现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王华松等[4]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可能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机体内成骨细胞增殖活动,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的活性以及增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陈顺等[5]通过组织培养和同位素示踪法发现骨碎补明显促进培养中鸡胚骨原基的钙化,同时提高了培养组织中ALP的活性和促进蛋白多糖的合成,并证明促进蛋白多糖的合成是促进钙化的重要因素。

唐琪等[6]通过制备骨碎补的水、醇提取液,考察其促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0.01 mg/L骨碎补水提液能促进MC3T3-E1细胞数量增加;0.01 mg/L骨碎补水提液和醇提液能使s期细胞百分率提高,G期细胞百分率减少;100mg/L骨碎补醇提液能使细胞ALP的活性升高(P<0.05),能明显促进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P<0.01);1mg/L骨碎补水提液及0.01mg/L骨碎补醇提液均可促进细胞钙化(P< 0.05)。提示骨碎补水相和醇相提取物中分别存在有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钙化的物质。

Sun等[7]采用破骨成骨细胞共培养体添加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提取物,发现骨碎补提取物对骨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为1mg/m L,在加入提取物后形成的多核破骨细胞更小更有活性,但是没有找到大破骨细胞。结果表明加入提取物后,增加破骨细胞的移动性,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不利于成骨细胞的矿化,适合骨折的早期治疗。

1.2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谢雁鸣等[8]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了骨碎补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机制,在实验中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均有促进作用,高剂量组明显增加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并且随时间延长,其作用效果越大。但其剂量相关效应不如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刘金文等[9]采用大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的方法,发现骨碎补可抑制骨髓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长,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多核破骨细胞转化,但与浓度有关。同时,骨碎补总黄酮具有提高动物血钙水平,增加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10]

。刘剑刚等[11]利用维甲酸造成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

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大鼠的骨密度含量,提高大鼠的血钙浓度。 刘宏泽等[12]在探讨丹参和骨碎补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机制及其交互作用中发现骨碎补能提高血钙血磷水平,能激活成骨细胞,提高股骨头的骨密度,能预防激素性骨质疏松。谢雁鸣等[13]用骨碎补提取的有效成分骨碎补总黄酮,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研究其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大鼠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从骨密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 L-4、I L - 6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方面揭示中药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从而证明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物质基础之一是骨密度和血清IL-4、IL-6、(TNF)-α水平。而骨碎补总黄酮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提高骨密度和调整血清

IL-4、IL-6、(TNF) -α水平的作用,是发挥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

谢雁鸣等[14]通过给去卵巢大鼠灌服骨碎补总黄酮的实验,发现灌服6个月后,大鼠的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明显增,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以及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RS),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AFS),骨小梁矿化率(MAR)和骨小梁骨生成率(BFR),骨质平均宽度(OSW)和骨皮质矿化率(mAR)均明显降低,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刘金文等[15]研究了骨碎补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采用大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的方法,通过检测抗酒石酸磷酸酶(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反映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显示,20%骨碎补提取液组与固邦组TRACP阳性破骨细胞数的形成受到明显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10%骨碎补组TRACP阳性破骨细胞数的形成有抑制,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骨碎补可抑制骨髓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长,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转化,但与浓度有关。 Jeong等[16]用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共培养物来考察骨碎补在骨吸收中的作用,在实验中分别用磷脂酰肌醇3(PI3)激酶抑制药渥曼青霉素(WT)和蛋白抑制药、蛋白激酶C抑制药(CalphostinC)为对照考察骨碎补对破骨细胞介导组织蛋白酶K在破骨细胞中的成熟与转运作用,发现骨碎补与WT作用类似,在骨吸收过程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前体的胞内转运与成熟。这些结果提示骨碎补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卵巢

中药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湖北医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综述题目:中药骨碎补调节骨代谢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学院:湖北医药学院专业:药学年级:09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6t90qq807f1wl0kie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