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 技 术 交 底
项目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标段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 ******** 单位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交 底 部 位 交底内容: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交底》附后。 强夯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 底 单 位 编 制 技术负责人 接受人 中铁八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五工区 复 核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⑴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新建***标路基工点施工图。
⑵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路基通用参考图(兰乌二线甘青施路-05)。
⑶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限公司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⑷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⑸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勘查和调查。
二.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张掖段站前工程**9标段DK***~DK***段线路穿行于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区,海拔多在2400~2500m,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区内城镇较多,交通便利。
路基构造为:基床表层为0.4m的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2.3m厚A、B组填料;基床底层以下优先选用A、B组填料,基床以下路堤采用C组以上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时,根据填料的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
LXS-*标五工区范围内有区间路基工点9个,车站路基工点1个。主要以路堤为主,路堑相对较少,路基地基处理主要有强夯、重夯、CFG桩、水泥土挤密桩、换填、冲击碾压等,为了满足工后沉降要求,路基采取堆载预压。路基工点情况见下表:
序号 1 2 DK***7路基 DK***路基 工点类型 单位 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概况 地基处理采用换填渗水土+强夯,冲击底0.5m卵砾石垫层,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重夯+CFG桩,堆载预压 m m 1194.8 554.05
3 4 5 6 7 8 9 10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DK**路基 m m m m m m m m 444.25 448.35 288.45 431.75 1343.35 499.45 2210.1 1406.56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强夯,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换填渗水土+强夯,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长短桩(CFG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强夯,堆载预压 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强夯、重夯、强夯、换填等,堆载预压 强夯的处理范围为:路堤地段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外3 m,有排水沟地段至排水沟外;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路堤地基范围。
三.施工准备
强夯的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有:
(1)试夯:强夯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试夯面积不小于20*20m,通过夯前夯后测试数据对比,检验强夯效果,最后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2)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临时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3)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5)强夯设备进场并检修,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6)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
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四.强夯施工工艺及方法
1.确定施工参数 (1)机械设备的确定
强夯施工一般采用10-40t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2-6㎡,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6㎡。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2)夯锤落距确定
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
(3)夯击遍数的确定
夯击遍数设计为2~3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试验结果确定。一般第Ⅰ遍隔1点跳夯,第Ⅱ遍补第Ⅰ遍空隙,第Ⅲ遍补Ⅰ、Ⅱ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
(4)夯击次数确定
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5-15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能量大于4000kN·m小于6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当大
于6000kN·m为20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使起锤困难这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
(5)夯击点的布置
夯击点布置与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2~2倍。
(6)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
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凡是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一般黄土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对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少于3~4周,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就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