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修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系过于紧密,无法像“模块化”课程体系那样灵活,富有弹性,所以,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现状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的需求。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教学资源内容、形式、种类都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检索、查找和使用。

2.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有影响力的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需要加强;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欠缺,这就制约着教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掌控能力的提高。

3.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与研究,对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缺乏深入研究。评价内容、标准与结果与企业岗位级别标准的对应不够明确,学生不能通过评价清楚的知道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以从事企业哪些岗位的工作。目前专业与许多企业的合作还仅仅停留在顶岗实习的层面,专业建设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专业与企业间缺乏深度合作。

4.对山东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的发展目标和举措研究的深度不够,提高服务山东建筑强省的人才培养能力,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上需要进一步调整。

5.对行业发展动态的跟踪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服务行业的技术能力不够强,部分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不同步。

6.对学生的能力考核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方面,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能力考核与评价力度不够,企业参与面较小。

7.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也为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些技术服务,也为企业项目部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提供了技术与技能培训,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二、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总目标

结合学校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兴专业”、“知、励、创” 分层次教育、严格实行“OEC”管理,凸显精细化管理特色、“校园满天星”特色活动等人才培养特色,经过三年建设,形成校企双元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集教学、培训、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10个满足学生工学交替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立足济南,面向山东,服务市场,在市级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成为区域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育示范基地,对全国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目标

1.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山东省建筑大省的行业和区域优势,借助济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深度。在校企合作的数量上,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求企业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

2.突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建设行业和建筑产品特点,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按照认知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细化教学进程和教学要求,实现工学结合,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一年后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优良率达到95%以上。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改革各类课程和实训考核方式,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开发工学结合课程3门,施工教学录像1部,专业技术课程课件制作达到100%。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条件,建设施工实训工场为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模拟实训室的规模,增加结构检测、钢

结构、预应力结构安装等3个实训室;按照工学交替的需要,再增加5家校外实训基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通过建立“走出去、请进来”、“聘、培、赛、派、研、创”等措施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顶岗实践锻炼,形成良性循环,每年与企业合作培训青年教师2-3名,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三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2-3人,“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兼职教师10名以上;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6.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能力。根据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并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开发。同时每年为本区域内进行职业岗位培训2000人以上。

(三)预期效益

1.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效益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以规划教材为主体、以特色校本教材为重点的教材体系。

建成优质核心课程4门,开发体现工作过程的5本校本教材,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为“工学结合”和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产教一体式教学法被广泛采用,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全面普及。

2.师资队伍建设效益

师资队伍职称、学历、类型、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数量、水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形成素质精良、结构优化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

(1)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得到完善,学风、教风、校风进一步好转。

(2)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2-3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

(3)师资来源显著拓宽,来自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达到6人。

3.实训基地建设效益

实训基地数量、功能进一步满足教学、教研与社会服务需要,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师培养、实习教学、订单式培养等校企合作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1)校内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设备台套数满足教学需要,基地拓展功能受益学生人数超过95%。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科研型、社会实践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完成企业技术服务项目1-2项。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修改)

系过于紧密,无法像“模块化”课程体系那样灵活,富有弹性,所以,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现状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的需求。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教学资源内容、形式、种类都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检索、查找和使用。2.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有影响力的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需要加强;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专业技能水平有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n3nb4ko6g01k8300wxv0h1ll01f5u01c2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