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0、用肥皂水及硬毛刷洗刷,最后应淡水清除干净,使用干净的纯棉布擦干。 6.1.11、等钢材表面完全干燥后准备进行新的防腐层涂刷。 6.2、各种管道、储罐及设备防腐 6.2.1、各种管道、储罐及设备防腐结构 不同管道及设备防腐结构和要求详见表6-1。
表6-1 各种管道、储罐及设备防腐结构及要求
序号 项 目 1 2 3
6.2.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2.2.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要求以及涂敷工艺规程,为保证管道及设备防腐层的施工质量一定按照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6.2.2.2、管防腐施工必须在具备施工条件下(材料已报检合格,场地,人员,工具到位等)才能进行防腐施工。
6.2.2.3、在表面预处理之前,必须除去金属表面的异物、油污、润滑脂和水分。钢材表面处理最低应达到GB8923-88、即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仅应是点条纹的轻微色斑。
6.2.2.4、脱漆除锈处理后,应采用干燥、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将表面吹扫干净。 6.2.2.5、脱漆除锈后,对钢材表面显露出来的缺陷必须进行处理。
6.2.2.6、处理合格的金属表面应保持洁净、干燥,如有质量不当或再度污染锈蚀时,其金属表面应处理,直到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6.2.2.7、涂敷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涂料说明书要求。遇雨、雾、风沙等气候条件时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或相对湿度高于80%时,不宜施工。
6.2.2.8、涂层的结构、涂层干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装间隔时间8-24h。
防 腐 层 结 构 厚度 备注 6.2.2.9、经检验脱漆除锈合格的金属表面应在4h内涂完第一道底漆,如果表面在4h间隔时间内出现锈蚀的现象,涂敷前应对锈蚀部位重新进行表面预处理。
6.2.2.10、预制涂漆和现场安装后刷涂采用手工涂刷的涂敷施工方法,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涂敷。涂敷应均匀,不得漏涂:补焊道第一层底漆时应与其两侧的底漆过度良好,不应出现上述不合格现象
6.2.2.11、涂料的涂敷采用手工刷涂进行施工,经检验脱漆除锈合格的金属表面应在4h内涂完第一道底漆,依次刷施工时,刷子蘸料应均匀,不宜过多,刷涂时用力应均匀,且不宜过大,并应保持匀速;刷子应沿同一方刷涂,每遍方向可不同。
6.2.2.12、每道漆的涂敷间隔应不大于24h,下道漆宜在上道漆表干后,固化前涂敷,每道漆厚度按设计要求。 6.3成品防护
6.3.1、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及时涂刷防腐涂料,一般情况不得超过八小时。 6.3.2、防腐涂漆严禁在雨、雾、雪、大风中露天作业。
6.3.3、施工完毕待漆膜充分干燥后方可交付使用。在施工及漆膜干燥过程中严禁明火,并应防火、防尘、防污染。 6.4、 防腐层质量检查
6.4.1、涂料: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产品到货后应由总包单位及监理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4.2、防腐层外观;防腐层表面应平整、无气泡、裂纹、漏涂、流挂。 6.4.3、厚度:厚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统筹
7.1、 劳动力投入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管道、储罐及设备防腐工程量和工期要求,并考虑到工程特点要求,计划投入各工种共 人,详见表7-1。
表7-1 劳动力投入计划 序号 1 2 3 4 4 工种名称 技术人员 班长 防腐工 HSE 补助工 合 计 数量(人) 备注 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要,人力投入可适当调整,以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为原
则。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8-1图
8.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8.2.1、项目防腐 质量组织机构见图7-1。各专业人员按各自责职和权利,保证整个质保体系的正常和持续运行,用全面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对施工工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8.2.2、明确各施工班组职责,专人把关,每个专业施工班组对自己的施工质量负责。 8.2.3、在施工中各专业要设立施工质检员,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2.4、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了解施工规范、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要求,并向施工班组作详细技术交底。
8.2.5、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贯彻专检和班组互检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施工中的检查。 8.2.6、严肃工艺纪律,认真执行国家各项质量政策,按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施工,依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规定做好施工质量评定。
8.2.7、在施工中要按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等级要求,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经过相应等级的检查,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工序.
8.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经理:俞松 项目质量经理:吴崇来 项目专业工程师:谢家弟 施工班组 表8-3 管道及设备防腐质量控制点
控 制 阶 段 控 制 环 节 材 料 控 制 施 工 脱阶 漆 除 段 锈 控 制 要 点 材料初检 控制 负责人 材料员 专业 工程师 专业 工程师 控 制 级 别 B 主要控制内容 受控见证 控制依据 外观、保质期、质量情况 合格证、材料检验报告等 设计文件 公司程序文件 施工方案 设计文件 公司程序文件 施工方案 材料复验 材料是否符合设计的B 质量要求 复验报告 表面处理 B 质量验收记录 设计文件 工序质保体系运转隐蔽工程记录 公司程序 状况构件基层及面工序交接检查记录 文件 层质量满足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方案 涂料合格证 第三方检测报告 施工方案 说明书 施工质量 质量验收记录 验收规范 施工纪录 竣工验收资料工程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评定表 国家、行业验收规范 工程合同 涂 底层涂料的性专业 层 质检测 工程工 配比、干燥时师 艺 间和涂层厚度 验收阶段 交工阶段 涂 防腐工程资料、专业 层 质量检查、涂层工程质 厚度、针孔检查 师 量 交 工 资 料 专业 工程师 B 干燥时间检测记录表面清洁度 B 工程质量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现场施工经录 交工资料 A 工程质量检查记录 竣工验收资料工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程分部、分项质现场施工记录 量验收评定表 国家、行业有关规定工程合同 备注 控制级别中:A级——为甲方、监理、施工三方共同参加检验 B级——监理、施工双方参加检验 C级——为施工组织检验 不同等级控制点的检查验收要求如下:
A级:停止点。由业主/监理工程师、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共同检查确认。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B级:关键工序,指工程的重要分项工程或分项工程中的主控工序。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检查确认。
C级:巡视检查或随机检查的质量控制点。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项目部、监理施工专业工程师进行巡视检查或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九、安全、环境与健康(HSE)保证措施
本项目工程实行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建立和实施HSE 管理体系。 9.1 HSE组织机构
HSE组织机构:本项目工程成立专职HSE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的HSE管理工作。由项目经理、HSE经理、技术负责人、班组长和兼职HSE管理人员组成,明确各级人员的HSE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如图
项目经理: 施工经理: HSE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班组 班组兼职HSE管理人员 9.2 HSE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9.3 HSE管理目标
9.3.1、 职工因工死亡事故为零;
9.3.2、重伤事故为零;人工时损失率<0.05例/20万人工时;可记录的总伤害率<0.4例/20万人
工时;
9.3.3、重大火灾、爆炸、生产、设备、交通事故为零;
9.3.4、有毒有害岗位合格率、职业病发生率、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9.3.5、 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 9.4、个人防护措施
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应急劳动保护措施,作业人员都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禁止“三违”作业,避免作业伤亡。严寒寨酷暑条件工作应做到防寒衣物或防暑降温食品。加强培训知识水平、适当拿握应急事故处理与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