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描述了一个爱葫芦的人种葫芦时,只知道要葫芦果实,不知道要杀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其中不仅蕴涵了“果实与叶子密切联系”的自然常识,而且更渗透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光看点,要看面”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揭示了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课文语言活泼、形象,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发人深省,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材料。教学时紧紧抓住语言层层推进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葫芦藤、惊讶、自言自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方法:观察视频、插图、课件,多诵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想得到好的
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重结果。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第二部分是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主人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三部分是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变黄落地了。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看葫芦不治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没有叶子,也长不出葫芦来。
1 / 5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课件、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请你们看一会儿动画片,播放《葫芦娃》的视频片段。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把你听了课文后知道的说一说。
三、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那个人为什么只要葫芦不要别的?他不要什么?后来他得到葫芦了吗? 四、检查生字词。 1、带音节认读生字。
2 / 5
2、脱音节读,做摘葫芦游戏。 3、抢读。 4、开火车读。
五、图文结合、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爬满葫芦的架子)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的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2、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
3、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课件出示: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指名读)谁再来抒发你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指名读)
4、同桌互相学习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媒体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指名读。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吗?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5、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3 / 5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怎么都落了呢?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情怎么样?那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
6、小组内合作探究,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合作学习,边理解边指导朗读,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1)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指导读一读: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②叶子上的虫 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2)你知道为什么叶子死了,葫芦就落了吗?
(3)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先介绍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读出感情,读后由学生点评,激发学生读书的情趣。
(4)课件出示植物养分的输送过程。师:其实,叶子就像一个加工厂一样,它们把根和茎提供的养分不断地输送给小葫芦。那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在乎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一个小葫芦也没得到。
七、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们小组合作,创编一个新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过了一些日子,()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的叶子,开出了几朵()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起(),赶快
(),后来小葫芦慢慢(),一个个都长得比()。
4 / 5
1、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2、这次他为什么这样做了呢?(生答)
师总结: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
八、作业。
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