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研究-行业整体状况、经营模式、竞争情况、发展趋势
(二)行业整体状况 1、国际图书市场
图书行业在全球分布极不平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 家是行业的中心,其出版的图书在全球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决定着世界出版业 的发展趋势,也是输出图书和版权的主要国家。长期以来,全球最大的3 个图 书市场—美国、德国和日本占据了世界50%以上的图书市场规模。
新技术革命为世界出版业带来巨大影响,促使出版业的编辑、出版、印刷 和发行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印刷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大 大降低了印刷和出版的成本,赋予图书更加多样化的形式。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对纸质图书发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线上销售的规模越来越大。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已用于图书的策划编辑、制作 印刷、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与传统纸质图书相比,数字图书以其 易于携带、存储方便和各环节成本低等特点,形成鲜明的优势。近年来,世界 各大出版发行集团的数字产品销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更加快其数字化转型 的步伐。
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推动图书与其他传媒的交互,跨媒体运作成为文化传媒产
业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大型新闻出版集团拥有几乎全部媒体类型:报纸、电视、 电影、杂志和娱乐与新闻网站等。通过跨媒体经营,可以实现同一内容的多重 开发,实现内容利用增值和规模效应。
2、国内图书市场
国内出版业按产品分为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 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等。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7 年新闻出版 产业分析报告》,2017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不含数字出版)实现营 业收入18,119.2 亿元,较2016 年增长4.5%;利润总额1,344.3 亿元,较2016 年增长2.7%,体现出新闻出版产业仍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开卷信息的《2018 年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2018 年 码洋总额为894 亿元,相较2017 年,增长11.30%,相比2001 年的165 亿元,复合年化增长率为10.45%。针对图书零售市场,2018 年增长率高于2001-2018年化复合增长率,体现出图书销售增速有加强的趋势。
(三)图书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图书行业主要的业务流程为图书创作→图书策划→图书出版→图书发行→ 图书零售,通过该业务流程,一本图书实现从无到有,并逐步形成读者手中可以 阅读的形态,实现最终销售。实现最终销售后,作者、策划机构、发行机构及零 售商实现收入。
图书创作是整个行业业务链条的起点,参与者主要是个人,但目前也出现了 策划机构根据自身对市场的理解,在选题等方面协助作者进行创作的情况。 图书策划包括“选题—策划—编辑—审校—设计”5 个环节,市场参与主 体包括两类:一类为图书策划公司、独立工作室及个人,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图 书的开发,再向出版社提供内容;另一类为出版社,通过策划、编辑团队进行自 主的内容开发制作。
图书出版环节,出版社对收到的图书选题审核后,报上级主管单位审批,选 题通过后进行三审三校等工作,经申请书号、申报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等程序后, 涉及重大选题的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出版社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印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