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某同学将一盏台灯接入电路中,闭合台灯开关时,发现台灯灯泡不亮,同时其它用电器也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空气开关跳闸,其原因可能是 A.台灯灯座的两个接线柱相碰 B.进户线的火线与零线原来就相碰 C.台灯灯丝断了 D.台灯开关处短路 A 【解析】 【详解】
A、台灯灯座的两个接线柱相碰,会使电路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跳闸,故A正确; B、进户线的火线与零线原来就相碰,空气开关一开始就会跳闸,不会等到台灯接入再跳闸,故B错误; C、台灯灯丝断了,台灯会不亮,但不会影响其它用电器,空气开关不会跳闸,故C错误; D、台灯开关短路,开关不起作用,台灯始终是亮的,空气开关不会跳闸,故D错误. 2.一个氢气球的拉线断开后,沿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飞行,则这一过程中的氢气球 A.不受力 C.受平衡力 C 【解析】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一个氢气球的线拉断开后, 沿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飞行,气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同步卫星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发射火箭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C.北斗卫星在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 D.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 【解析】 【详解】
A、5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些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受力但不平衡 D.只受斜向上的力
B、发射火箭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北斗卫星在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所以机械能越来越大,故D错误。 4.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
B.
C.
D.
D 【解析】 【详解】
A.在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和带电体相连接,不能用手去接触,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B错误;
C.在电路中的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C错误;
D.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故D正确。 5.下列是小张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四个结论,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中,小明竖直跳起后会落在原地,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 B.小花匀速爬杆时,手对杆的握力和小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行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嫦娥二号在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解析】 【详解】
A、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中,由于小明具有惯性,竖直跳起后会落在原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明匀速爬杆时,手对杆的握力和小明受到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为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行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嫦娥二号在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下列四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飞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乙图中小孩用力水平推箱子,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当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 D.丁图中当向饮料管B吹气时,饮料管A中的液面会下降 D 【解析】 【详解】
A项,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以其中的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故正确;
B. 箱子在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正确;
C. 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与玻璃管的长短、粗细和倾斜程度都无关,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只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由于大气压大小不变,所以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故正确; D. 向饮料管B中吹气时,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故错误。
7.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特点正确的是 A.春天红莲湖水面上的冰层消融——熔化——放热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汽化——吸热 C.秋天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液化——放热
D.寒冷的冬夜,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C 【解析】 【详解】
A、春天,红莲湖水面上的冰层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错误;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秋天,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寒冷冬夜,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8.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 C.雾 D 【解析】 【详解】
雨、露、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BC错误,D正确。
9.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安培 B 【解析】 【详解】
电流的单位以安培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在电磁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能量单位以焦耳命名纪念他的电热方面的突出贡献.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只有伏特是电压的单位. 10.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黑板刷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解析】 【详解】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B.露 D.霜
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增大压力将增大摩擦力,A错误; B.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B正确; CD.均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增大摩擦,CD错误;故选B.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倒立等大的实像 B.看电影时,银屏上的像相对胶片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 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经它的物镜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CD 【解析】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解答. 【详解】
A、放映幻灯片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看电影时,电影中凸透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必须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故C正确;D.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经它的物镜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BCD.
12.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CD
【解析】A. 跳台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 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是不变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B错误;
C. 惯性是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