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二)
姓名
试卷总用时
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14 分)
....
1.2.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天然气燃烧
)
C.金属冶炼
D.光合作用
)
利保护大气环境的是(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于.A.城市街道洒水降尘C.发展风力、水力发电
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D.拆迁工地覆盖防尘网
)
3.
误的是(下列说法或做法错..
A.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B.大量服用
含碘药物预防甲状腺肿大 C.进食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预防幼儿佝偻病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D
.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蒸发C.滴加液体
)
D.添加酒精
5.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盐酸、石灰石、矿泉水
B.复合肥: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碳酸氢铵C.有机物:甲烷、蛋白质、二氧化碳、合金、塑料
D.合成材料:涤纶
)
6.
下列对反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黑色沉淀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浓氨水遇酚酞溶液后,浓氨水变成红色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
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A.水属于氧化物
)
B.自来水厂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
C.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1
8.
石蕊中含有石蕊精(化学式为(
)
A.C7H7O4N 由19 个原子构成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7H7O4N)。下列有关石蕊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B.C7H7O4N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分解反应
171 21:14
9.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化合价升降的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是()
)
10.除去食盐水中 CaCl2、Na2SO4 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 BaCl2 溶液;②过滤;
③加过量Na2CO3 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A.③①②⑤④A.铁片和稀盐酸C.烧碱溶液和稀盐酸
A.温度相同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00 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所得甲溶液的质量大于乙溶液的质量
△
C.升高温
D.30℃时,分别用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B.氧化铜和稀硫酸D.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
D.①③②⑤④(
11.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12.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3+CO2↑+H2O
其中不确.正..的是(
)
质量的小苏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A B C D
)A.1.6 g
14.有一包Zn 和ZnO 的混合物共18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为32.2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B.5 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C.6.5 g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D.14.2 g
15.空气中可用来制造氮肥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
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位于第二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1)图中n的值为
;
周期,溴化镁
。
16.如图是溴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2)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的化学式为
2
17.将20 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从微观角度来看,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
18.下图是在高温条件下某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
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容器内的物质都是混合物的原因
。
△
A
B
C △
△
D △
△△△
△△△
△△
△△△
化学式为
19.在点燃条件下,4.6 g 某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20.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8.8 g CO2 和5.4 g H2O。则该物质的
,生成CO。2 和H2O 的分子个数比为
A、B、C 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 A 是单质。
D 是含铁元素 70%的氧化物,反应②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D
B
A
C
①
E
G
F
②
③
(1)B 和C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具有差异性的原因是(2)B→E 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物质G 的一种用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0 分)
。。。
21.(2 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原理。
(1)用石灰浆来吸收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2)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即可)
22.(2 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该实验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后发现铜片变黑了,质量也变大了,为什么?
3
23.(3 分)NO2 可通过此反应制取:
Cu+4HNO3(浓)
能和水反应
Cu(NO。已知 NO3)2+2NO2↑+2H2O2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是空气污染物。
(1)请从上图中选择制取
NO2 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实验过程中在发生装置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3)用图 E 所示装置测量生成的
NO2 气体体积会偏小,该如何改进装置?
24.(3 分)将锌粉和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
(1)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没有。(3)若滤渣中只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可能有。
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现要对一种在仓库中存放较长时间的烧碱样品进行探究。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烧碱,
同时生成氯气和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烧碱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等杂质,
该小组的同学猜测除了氯化钠
外,样品中还可能含有碳酸钠,猜测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欲检验该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4
(4)该小组的同学欲检验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银反应)
实验步骤
向该样品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①
向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③
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71 g 氯气,理论上需要 20%
②
实验现象
结论
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5)氢氧化钠在工业上常用于处理含有氯气的废气。
、次氯酸钠(NaClO)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5